西南虫记·普格·螺髻山·20180924 (4)


西南山地常见的酸模,果实有倒钩。
实际上在东部平原也经常看到。

典型的亚高山植物,在西南地区相当常见。我在绵阳见过漫山遍野的花锚,非常壮观。
虽然长得有点像耧斗菜,但它实际上是龙胆科的。

獐牙菜也是一类常见的亚高山植物。当地至少有两种。
配色独特,不容易认错,但开花角度很奇怪。

西南地区常见的种类,瘦果形态较为独特。
唐松草属最方便的鉴定特征是花序的形态,所以拍摄清晰的整体图比较重要。

常见的观赏植物,但是我见到的个体似乎没有太多园艺选育的痕迹,很可能是直接移栽的野生个体,只能说,这里的工作人员很有品位。

与接骨草近似,只有一些微妙的不同,比如复叶顶部的羽片下延。
吃完并不能加满血,因为真实世界是没有血条的。

高海拔地区数量较多的悬钩子,灌木状,不太好吃。
别问我怎么知道的。

漂亮的小乔木,在湖心岛上非常醒目。花楸属的花、果和叶都很好看,部分种类是广泛使用的观赏植物。

常见种类,看种名就不难发现,一般来说,模式标本采于日本的种类,如果同时分布在中国,那一定是常见种。
这个种分布广泛,变型较多,很容易与近似种混淆。

比上一种高大,但花序更小。本种常见,从西北到西南都有。
有很多近似种,最好参考文字描述。

这个在之前的系列中已经出现过很多次了,简单来说,这是四川冰粉的原材料。

与打碗花近似,但本种较大,攀援,萼片完全包住果实。
全球广布,适应性较强。

高大草本,比我高,远远看去相当壮观。
有很多近缘种,但是区别比较明显。

小型种类,多变,花很小,不容易被注意到。
全国广布,但我没见过有人吃碎米荠,也许是因为不好吃。

形态独特的紫草科植物,果实有明显的长刺。本种每个胎座上大约有3~5个室,其中至少有一个具有退化的刺,这也是本种名字的来历。

存疑,也有可能是近似种。菝葜也是让人头疼的类群,李逵李鬼傻傻分不清楚。

穗的形态很奇怪,但本种其实不罕见。
然而正常人一般也不太可能去关注莎草科。
如有错漏,欢迎指出
最后祝你,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