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震惊】原来我国食用鱼胶的历史这么久!在古代鱼胶也这么抢手~

2023-04-22 16:10 作者:高大膳养生堂  | 我要投稿

大家好,我是膳小二,喜欢吃鱼胶的小伙伴怎么可以不去了解一下鱼胶的历史呢?我国作为全世界食用鱼胶人数最多的大国,甚至在古时候就有食用鱼胶的习惯,并且还有相关记载鱼胶的书籍,可见鱼胶在中国人的地位了,今天就让我们深度了解一下鱼胶的历史吧。

鱼胶的历史

鱼胶即鱼肚,花胶,古称鯀鯖(《齐民要术》),鱷鯤、鱼白、鳔(《本草拾遗》),鱼胶(《三因方》),白鳔(《普济方》),鱼脬、镟胶(《纲目》),鱼肚(《医林纂要》)。说的通俗一点,就是鱼的呼吸器官。

我国食用鱼胶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1600多年前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中就有汉武帝食用石首鱼鳔的记载。卷八:“作鲢鰱法:取石首鱼、紗鱼、鯔鱼三种肠肚胞,齐净洗空,著白盐,令小倍咸,内(纳)器中,密封置日中,夏二十日、春秋五十日、冬百日乃好,熟时下姜酢等。”如此看来,这种制作方法类似于腌制。


从清代开始,鱼胶被列为补品。据老一辈回忆,一直把鱼胶作为珍贵补品,平常一般不舍得食用,通常会购买、收藏一些作为儿女婚嫁的 聘礼或嫁妆,只有大富大贵之人家才会经常食用。

在以前的 60、70 年代,中国本港的石首鱼类(如金龙鱼学名:大黄鱼、 鮸鱼类等等)曾经数量很多,特别是金龙鱼(我国当时著名的经济鱼类,数量当 然多了)。在那个年代,潮汕、福建地区很多居民家里都吊着一大布袋的鱼胶。现在的一些叫法:湛江赤嘴、阳江赤嘴、台山赤嘴、浙江大耳等等正是以当时鱼胶的产地命名的。

改革开放后,国外的鱼胶得以进入国内的市场,当时的政策是“番客”每人可以带 10 斤鱼胶。1980 年前后,当时的斗湖胶、北海胶、赤嘴胶都是 50 多元一斤,数量不多;国内也有一些远洋船只带来的鱼胶,数量也很少,价格也是差不 多;而当时的小须金钱(最贵重的鱼胶)价格是几百元一斤。

对于一些好的鱼胶,人们常常会留起来,留着“救命”用。它的效果广为流传,慢慢的,鱼胶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们认识,已开始深入全国市场,并逐步顶替燕窝、鱼翅、鲍鱼等作为最贵重的食材走上餐桌。

鱼胶小故事

在武则天年幼之时,她的母亲曾开了一家餐馆。这一天餐馆里来了两个波斯人,这两人一进门就递给武则天的母亲两条大鱼,让她把这鱼给清蒸了然后端上桌就好。而且要注意一定不要把鱼腹剖开,也不要做任何其他的处理。

武则天的娘拿着这两条鱼到厨房开始料理,才发现这两条鱼和别的鱼不太一样。这鱼身形四五斤重的样子和别的大鱼没什么区别,但奇就奇在这鱼的长相上,鱼头的部分上有九颗星星,鱼鳞有碗底那么大且金光闪闪的。


虽然这鱼跟别的鱼不太一样,但是既然是开店的且应承好了客人那就一定要做好。于是她便洗净了鱼然后上锅清蒸。过了一会从外面玩回来的武则天看到了鱼便嚷嚷着要吃,她母亲便道这是外面两位波斯客人花了大价钱的,她可偷吃不得。

但是武则天那时候毕竟是小女孩,母亲越是不让她吃她就越想吃。还没等母亲答应她就迅速的把这鱼的鱼胶给吞到了肚子里。武则天的母亲看到女儿这样也没有办法只能硬着头皮给外面的两位波斯客人把这鱼端了出去。

没过一会外面的两位波斯客人就起了争执,武则天的母亲连忙上去劝架,听了半天才得知这两人都以为对方把鱼胶吃了,而这鱼胶则不是平常物。据传这鱼叫皇帝鱼,吃了鱼胶的人就能飞黄腾达甚至能登上皇后或者皇帝之位。

而这时候,两条鱼的鱼胶早都已经在武则天的肚子里。后来,果然被波斯人所言中,武则天先为皇后,后又登上了皇帝的宝座,成为中国开天辟地以来的第一位女皇帝。这就是关于武则天吃皇帝鱼鱼胶的传说。

猜一猜

民以食为天,我国食用花胶的历史非常悠久,大家知道最早吃花胶的是哪位古代吃货吗?

据记载,最早吃花胶的就是1600多年前的汉武帝刘彻


南北朝时期,皇帝更喜欢甜口,把花胶用花蜜浸泡来吃。家里的有花胶的小可爱,也可以在家试试古人的吃法。到了唐朝,花胶就成了稀罕的朝廷贡品,民间还有这样的故事,武则天之所以会当皇帝,听说是因为吃了鱼胶!

后语

大家好,我是膳小二,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啦,喜欢我的小伙伴可以转发给身边朋友哦,点赞加关注了解更多鱼胶知识!


【震惊】原来我国食用鱼胶的历史这么久!在古代鱼胶也这么抢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