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泰米尔古建筑——优雅丽主神庙/A Visit to Ancient Temple

2023-06-19 00:47 作者:阿尼小叨叨  | 我要投稿

之前米娜克希神庙那一期讲过湿婆(美丽之主)与帕尔瓦蒂(米娜克希女神)的圣婚仪式。既然有婚礼,就一定少不了家属参加,米娜克希女神这边一位重要的亲友团成员,就是本神庙的主神,她的兄弟,Alagar/Kallalagar(本视频中翻译为“丽主”,后来我想了下,和湿婆的别名挺容易混淆的),或者说,就是毗湿奴。

按照当地传统,在婚礼上,女方的一位男性亲属,要将新娘的手递给新郎,领下这个任务的就是毗湿奴。

有种说法,毗湿奴从这座神庙向马杜赖出发,扮作kallar(盗贼,也是南印一个种姓的名称,这也是Kallalagar这个名字可能的一个由来,当然也可能是单纯的谐音梗),然而路途中遇到种种困难,结果没等他踏进马杜赖,婚礼就结束了,据说还是湿婆本人变幻成他的模样,一人完成了仪式。

于是毗湿奴(可能心情也不大好)就此打道回府,他带给新婚二人的礼物,被他留在了马杜赖城外的河中。

由此,每年圣婚仪式结束后的一段时间里,人们会举行祭典,以纪念毗湿奴这段(有点无厘头的)旅程,最隆重的部分,就发生在马杜赖城北的河边,传说中那里是毗湿奴舍弃财宝的地方。

熟悉南印传说范式的读者,会很快感觉到,这么诡异,套路又似曾相识的故事,味道不是很对头。是的,这个故事很大程度上,是近世构造出来的。

在水边祭祀毗湿奴的节日祭典,应该有很长的历史,按照某些传说,它是为了纪念毗湿奴解救了一位信徒,本来与圣婚仪式毫无关联,两者也在不同地区举办。不过17世纪马杜赖地区的一位统治者,将圣婚仪式日期提前,并且将祭祀毗湿奴的祭典放到马杜赖附近举办,这样便将两个节日在时间地点上结合起来。

于是,不管是上位者的主动创作,还是后世的附会,上述的传说,逐渐演变成型。

合并两个祭典的目的,我不得而知,但考虑到当时穆斯林虎踞德干,西方殖民者龙蟠大洋,南印小国并起的局面,这样做可能是为了缓和湿婆派和毗湿奴派的矛盾,巩固统治,并且通过庙会刺激马杜赖的经济发展。

马杜赖这两座神庙两个祭典,是非常有趣的民族学/社会学案例:首先,当地的土著神米娜克希与Alagar,被吸纳进雅利安的神殿,成为帕尔瓦蒂与毗湿奴(还把湿婆加了进来,当然在此过程中雅利安文化也收到土著的深刻影响);之后人民大众再创造出眼花缭乱的谱系传说与仪式,演化出了两大祭典;再之后,当时已成型的祭典,又在种种因缘际会下,成为“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先驱,与构建ideology的古早样板。

以上的故事,多多少少也与很多人对印度的印象有出入:至少某些阶层,他们也务实,也世俗。对一些人类自古至今都在运用的精神上的手段,他们并不陌生。

泰米尔古建筑——优雅丽主神庙/A Visit to Ancient Temple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