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可盐可甜,关键还能直推hd660s!-山灵M6Pro上手声音测评

2020-05-04 01:50 作者:qsjkkk  | 我要投稿

      开头先来叨叨两句,要不是有人抢着要看M6Pro的测评,我这个五一也不会这么心急火燎的费肝把这篇测评搞出来。所以各位要清楚,这篇测评是我上手M6pro120个小时外加8个钟头的短期体验,期间我对M6Pro只充了3次电,当然中间有几次是连着电脑在传歌,也算是补充了一点电量。因此,满打满算我用M6Pro听歌不超过30个小时。这次M6Pro也进行了一定的堆料,因此各个元器件之间是很明显需要煲机的。本人不敢保证30个小时之后的M6Pro声音是否已经稳定,不过手上这台机器的大体风格自己倒是已经摸的八九不离十了。

      Up自己算是个比较坦率的人,所以我们就单枪直入先来谈谈最为重要的声音表现吧。跟M6Pro对比的机器无非手头的L6、PL还有山灵自家的M5s了,这几台机器我这两年一直在使用,也算是非常了解他们的声音特性了。

      拿到M6Pro的第一时间我就把HD660s换上了自带的4.4mm插口线材捅进了大大的菊花口。山灵开机默认的是低增益30的音量,推HD660s音量肯定是不够的对吧,根据多年使用山灵的经验我就把音量调到了40,然后随便放了首歌,呵呵,低增益也就这样嘛,我们来换下高增益,嗯…好像不错哎,已经秒掉M5s了,行,切换到Gain Turbo,换上刚下的《藤田麻衣子 - オーケストラコンサート2017》这张24/96高品质,点开《泣いても 泣いても》。嗯?开头左边有人数ONE…TWO?刚才怎么没听到?然后开头镲的那一下,卧槽这瞬态,接着小姐姐的歌声从我的头颅中间飘了出来…尼玛都推出“颅中效应”了。但是很快我反应了过来,这不是“颅中效应”,这是M6Pro和HD660s搭配发出了密度非常高的中频人声。这时候我已经震惊了,整个concert的声音延伸感,嗓音和乐器的泛音都被这套组合很好的表现了出来,提琴的低音瞬态,弦乐的编排,甚至背景的钢琴敲击感和各种打击乐器细节…我还没在便携前端上听到过这么饱满的HD660s!

      反正都已经震惊了,我切到下面《手紙 ~愛するあなたへ~》这首看看M6Pro的背景底噪控制的如何。按道理来说,测试底噪用海王星这种单动铁会更好一些,不过既然Gain Turbo都已经把HD660s推到塞满了,我还真怕把海王星搞到过推…但是不好意思,开声我又震惊了!众所周知,HD660s虽然比HD600和HD650这两前辈在暖糊方面改善了不少,但是中频人声还是一股子模拟味,简而言之,HD660s的人声很显然和“线条感”这三个字“应该”没多大关系,要不是麻衣子小姐姐这张砖是演唱会,我甚至根本不会用HD660s测试机器的女声表现。然鹅,就是在M6Pro4.4mm平衡口的Gain Turbo下,我听到HD660s发出了有线条感的女声?!比线条感更加让人感动的,是在M6Pro的加持下,仅仅靠人声泛音,HD660s就营造出了出色的氛围感。可想而知,作为一台安卓便携播放器,M6Pro的推力是何其的恐怖!

      等等,我上一段开头说什么来着?不是要测M6Pro的底噪吗?抱歉,两首歌都听完了,我已经把底噪这回事儿忘了…因为HD660s这种150欧阻抗的大耳丝毫反映不出M6Pro丝毫的底噪。还是拿出09Plus来试试吧…呃,这一次我第三次震惊了!到不是其他原因,纯粹是因为声音太!响!了!然鹅,我愣是没听到半点底噪…

      写到这里,可以说我已经对M6Pro的声音有了初步的认知,这是一台三频密度高,声音凝聚感强,但是中高频又充满传统山灵味的机器,硬是要我打个比方,M6Pro的中频和中高频味道有点像之前的M3s,而低频的味道有点像现在更新到V3.6的M5s。在同样3.5mm的单端口下,M6Pro在三频上显示出非常明显的厚重+密度感,因此从M6Pro换到M5s,会有一种听什么索然无味的感觉,换到PL,会发现声音精细了不少,而换到L6会感觉从一个堆满了东西的仓库换到了一个相对堆放东西较少较为空旷的仓库。拜M6Pro富有层次感和力量感的低频所赐,我觉得M6Pro用来听爵士和R&B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当然听古典和大编制M6Pro也不错,就是弹性和量俱佳的低频稍微有点表现“过头”的嫌疑。

      接下来我们再谈谈几个耳机\耳塞下搭配的表现。1、和DT1990Pro这个250欧的大耳搭配,M6Pro音量要开到45左右,整体表现只能说能推响格,不会发出恶声,缺点就是不能很好的控制齿音,整体还是有点没打开,差了“亿点”意思。当然1990Pro这个机器我也就煲了40个小时,但是很明显,M6Pro是控制不太好1990Pro的。2、搭配ER4系列,这个搭配没有什么毛病,M6Pro的大推力大密度配合ER4SR\XR\Pt都能很好的获得加成属性,用来听大场面的演唱会和交响是再好不过了,当然,这个组合听任何类型的音乐都能获得不错的效果,除了特别动次打次的那种,抱歉小四系列真的不擅长。3、搭配水月雨S8.这个组合意外的好听,S8水润的声音中和了M6Pro的厚重感,却又保留了低频的量和弹性,这个组合拿来听ACG燃曲简直毫无压力,是能让人分分钟high起来的组合,流行和女声的表现也是亮点,但缺点就是横向声场明显受限了,大场边会有拘束的感觉,这倒是应该归因于S8,而不是M6Pro。

      最后我们来点一下题,为什么说M6Pro可盐可甜呢?要知道,上述搭配我都是在用DAC Turbo模式,两片4497是同时工作的。这次M6Pro特地推出了单双DAC切换的方案,这套方案被官方宣传为“省电”,事实上经过我的尝试,我发现这个单双DAC的切换简直就是特地为用户准备了两种声音风格。有时候我们听歌不需要这么强大的声音密度感,一是声音冲击力过强音乐味降低,二是信息量太大容易听觉疲劳。我发现切换到单DAC后,M6Pro的声音变得蓬松,特别是低频和中频,整体舒展了不少,搭配手头的几个塞子,明显比DAC Turbo要耐听和柔和。要知道,有些烧友是喜欢这种声音风格的,这次山灵的这通操作,明显是借着省电的名号为自己留了一条后路:谁知道用户喜欢那种风格?我全给就是了!

      文末问一句4k-5k的播放器们,M6Pro让你们颤抖了吗?这玩意屏幕操作不错,还能打王者哦~


可盐可甜,关键还能直推hd660s!-山灵M6Pro上手声音测评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