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军采购118辆升级版阿琼坦克后,能否取得边境优势?

近日,印度总理莫迪视察了国内的军工企业,乘坐了印度国产的阿琼坦克,在视察之后,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的坦克专家表示,希望印度陆军能够采购两个团118辆新式阿琼坦克,这次莫迪亲自直播带货之后,这款印度国产坦克即将迎来史上最大订单,就连俄罗斯也表示,恭喜印度国内军工厂发财,在采购118辆升级版阿琼坦克之后,那么能否让印军取得边境优势呢?

作为印度制造的一面金字招牌,阿琼坦克达到了世界先进三代主战坦克的水准,让印度一跃成为少数有能力“自主设计制造”陆地主战兵器的国家之一,不过,阿琼坦克的所谓“自主”,实际上还是没能逃脱印度制造的一般规律,将一大批来源杂乱的外国技术强行整合进一个印度制造的壳子里,阿琼的火炮是来自英国的线膛炮,发动机是来自德国MTU的产品,变速箱是引进自MAN公司,外形设计模仿了豹2A4,火控系统的技术来源则是一锅大杂烩,分别来自英法德等多个国家,最可笑的是,印度国内的巴特拉电子公司甚至未能完成火控技术的整合,这直接导致阿琼的射击精度排名垫底。
驳杂的技术来源带来的后果不仅是居高不下的维护难度和生产时对进口核心子系统的硬性要求,为了满足印度军队的要求,抛开设计时存在的一些小缺陷不谈,这些系统都被强行要求压榨潜力,最终导致阿琼坦克整体的可靠性始终得不到满足,就以来自MTU的动力包为例,830马力的MB838发动机在豹1和意大利OF40主战坦克上久经考验,但是为了驱动近60吨的阿琼原型车,印度又不希望花更多的钱去引进更好的发动机,依靠强行提升涡轮增压工作强度的方式将输出功率强行提升到1400马力,这直接导致在印度的炎热天气之下,发动机频繁过热,动力甚至不如原版。

平心而论,依靠节节攀升,最终达到68吨的车重,阿琼的防护性能还是可圈可点的,但是这个重量已经与二战时期德国虎王重型坦克齐平,而虎王糟糕的机械可靠性和战略机动性早已家喻户晓,阿琼不仅难以被用于高原地区的行动,甚至无法通过印度空军的主力运输机伊尔76空运,在战争中能发挥多大的作用,直到现在都是个未知数。
如果以1985年左右的标志着来看,阿琼确实是一辆不错的坦克,而其设计目的是专门用于对巴基斯坦的坦克战,阿琼也确实可以碾压巴基斯坦的老旧M48,但是印度军工业一贯拖沓的研发进度,让阿琼陷入了服役即落后的尴尬之中,而改进型的阿琼mk1a和mk2,进行的72项“重大改进”,也只不过是加装爆炸反应装甲和遥控武器站,安装扫雷犁之类的小修小补,让阿琼从百无一用勉强达到了可以一用的程度。

如果印度军队采购118辆阿琼的订单最终下达,这些坦克确实可以增加印度针对巴基斯坦时的军力,但是相比采购华而不实,交付周期漫长的阿琼,购买更多的T90,也许才是印度军队最实际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