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炳/炳哥】今年的考研大纲会7月份公布吗?大纲出来应该干什么?
马上就到7月份了,7月份除了是暑期强化阶段的开始,同学们还要注意考研大纲的公布。
2020年考研的大纲在2019年7月8日公布,今年受疫情影响,一切充满不确定性,今年考研大纲延续2020年作风,继续7月份发布,也是非常有可能的。
那么,大纲到底有什么作用?在大纲发布前后,我们要注意什么?
考研大纲
考研大纲指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组织编写,高等教育出版社独家出版的,规定当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相应科目的考试范围、考试要求、考试形式、试卷结构等权威政策指导性考研用书。
考研大纲有哪些?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各科考试大纲,具体分为两类,即公共课考试大纲和专业课考试大纲。
(1) 公共课考试大纲即考研政治、考研英语、考研数学考试大纲,每年由教育部统一公布
(2) 专业课考试大纲,概括说来分为三类,即教育部统一公布、各大高校及学院公布以及不公布三种类型。其中由教育部统一公布的专业课考试大纲是联考专业课大纲。
各高校及学院公布的考试大纲为自主命题专业课大纲,由于各大高校自主决定公开公布与否及公布时间,因而存在专业课考试大纲有的高校公布、有的高校不公布两种情况。
考研大纲有哪些具体作用?
考研大纲:考研命题的唯一依据
考研大纲既是当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命题的唯一依据,也是考生复习备考必不可少的工具书。
简洁明了,重点突出的考研大纲
看大纲,有助于了解整体复习方向,细化复习重点。大纲给出的复习重点比大学期末老师划重点要干货的多。如果这些干货都掌握不全,那么不要说理想院校,就是过国家线都是很大问题。
依据考研大纲调整复习计划
及时了解考研当年发布的考试大纲,可以在面对大纲或大或小的变动时不至扰乱复习节奏,能及时根据大纲进行调整,更从容的备战临考。
如果考试形式、结构、题型发生了改变,那复习策略也必须相应的做出调整。
大纲发布之后应该怎么做?
新旧大纲要对比,细节变化莫忽略
这一点,对于每年都在发生变化的就比如拿政治科目来说,尤为关键。
特别是大家都会在新的大纲发布之前,就进入政治的复习,如果不厘清考纲变化,就会造成知识点的疏漏。
因此,建议大家都依照最新的考纲和大纲解析,再对比去年的考纲,把增加、删除或修订的考点整理出来,要做到不遗漏任何一处的变化。
全局掌握,大纲为重
有的同学喜欢盲目的搞“题海战术”,以为时间的堆砌可以换来最后的成功。
然而,毫无头绪、毫无规划的“题海战术”只会浪费时间,终不得要领。考研最终是要以考试定输赢,所以建议同学们首先要认真分析考试大纲,确定复习重点,将重要的知识点和题型厘清,节省时间,不可贪多求全。人的时间、精力毕竟有限。
基础与重点的复习是重中之重。把握记忆规律,平时不会做或做错的题要特别留意,最好隔段时间就要重做一遍,直到它真正成为你自己的东西,否则考试时你就会觉得许多题都似曾相识,却仍旧做不出来。
考研大纲相关注意要点
指定参考书认真看
对于非统考专业课来说,同学们主要关注的是考研公共课大纲,那么专业课的复习就可以按既定计划进行。
建议大家认真阅读参考书籍,对整本书进行梳理后,大概能找出哪些章节是需要重点复习的,从而进行集中复习。
历年真题始终是重点
认真研究历年真题,从中可以发现命题人的一些命题规律、侧重点、命题风格等。因此建议同学们尽量多搜集往年真题,对试题的题型、分值、命题角度、考查频次等进行统计分析,一定能从中找出解题技巧和复习的侧重点。
及时关注最新考纲信息,积极应对考纲新变化
考研大纲可以说是小伙伴们的最重要复习资料之一,毕竟新考纲指明了同学们当年复习的方向。
认准2021考研大纲官方正版
历年考研大纲是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组织编写,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尤其是对于应届生来说,千万不要买错哦!
任何考试都需要摸清考试的重点和难点,切勿闭门造车!考试大纲就是给考研人指明方向的,如果不关注,一个劲地朝着错误的方向努力,只会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