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广利《百变达人》总冠军和吉尼斯世界纪录背后的真相

昨天晚上打完球回家,看到电视上在播《百变达人》这个节目,是一个皮肤黝黑的兄弟在做着各种很夸张的表情。
我耐心往后看了下,原来是用嘴巴在穿针。
后来又吐出了两个千纸鹤,然后台下的评委和台上的主持都哭了。
我就去找了完整的视频:

我也哭了。
有朋友评论:
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努力?
这句评论确实非常对,但是我要聊的内容,是比这要更深层次的东西。
我们在看到一些感动、励志的内容,大都会敬畏、佩服。
或许真有人会因此努力,争取更大的成就。
但这样的人,非常少。
绝大多数就是当时感动一下,然后就没了,比如我。
所以我这篇文章的梳理,就尤为重要了。
我要探索的,是为什么同样作为残疾人,但是很多人会去选择乞讨。
而高广利会选择用自己的方式来证明自己。
很难能可贵的一点,是高广利的心态、处事方式、说话等。
会让我们感觉他是个心中充满爱,充满感恩,有一种既坚韧,又坚强,礼貌又温柔的集合体。
这样的人,非常打动我。
这样的人,自己生活的状态是非常积极向上,感悟生活中美好的能力非常强,挑战失败和挫折的坚韧也是非常强的。
咱就不说残疾朋友,大多数四肢健全的人。
也会经常很消极,容易情绪化,在遇到一些,比高广利遇到的困难小很多的困难时,却很难应对,要不痛哭、伤心,要不愤怒宣泄,或者借酒消愁,甚至做一些更加不太合时宜的事情。
为什么跟高广利比,会有如此大的差距?
这就是我要讲的重点,也就是所谓的背后的真相。
就是高广利的妈妈:

这位伟大的母亲,才是这个事情的关键。
特别是对于儿子有残疾,与妈妈相处的时间比大部分人要多很多。
在从小的相处中,不用说,妈妈肯定身体力行地把坚韧和温柔传递给了高广利。
如果高广利没有遭遇这个病症,他们还是会过得非常幸福。
有句俗话叫,百病床前无孝子。
我们代换一下,孩子很多年前就患病,这么多年母亲要照顾他。
这个过程母亲要坚持下来,已经是非常不容易了。
别说孩子残疾了,就是那些孩子正常的家庭,父母有时都会很烦躁,很暴怒。
毕竟生活琐事,加上工作的遭遇,会积累很多的怒气和怨气。
很容易就因为踢猫效应强加给孩子,我就是受害者之一。
而舞台上的高广利,我是看不到这些东西的。
他展现出来的是温文尔雅,坚强执着。
没有刻意卖惨,想做一个完整的个体。
包括他在给母亲表达感恩的时候,看似轻描淡写,没有怎么流泪。
实则更加真实,没有刻意煽情。
我在看到这一幕时,可以深深联想到。
平时母亲对待他,除了身体上的照顾之外,在心理上、情绪上、情感上,是做的非常到位的。
比如,不会把气撒到他身上,在说话和做事方面都是特别得体的。
就是这样一位称职的母亲,才养育除了这位获得吉尼斯世界纪录和《百变达人》总冠军的奇迹男孩(人)。
我们作为父母,这是最该学习的地方。
这还真必须得学不可,因为平时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造成好的或坏的影响。
做好了,生活会非常幸福,孩子也会自强自立,以后孝顺到不行。
反之,不尊重孩子,有气就撒给孩子,不注重心灵上的关心和平时走心的陪伴(陪孩子做作业,自己玩手机不算)等,孩子很容易出现一些问题。
轻则关系疏远。
重则成为巨婴,脾气暴躁,情绪极端,没有耐心,攻击力强。
更有甚者,弑母弑父。
有句话叫,父母等着孩子报恩,孩子却等着父母道歉。
这就是典型的,父母在养育过程中伤害了很多孩子。
但是自己不自知,还怪孩子不够孝顺。
孩子都表现出不孝顺了,难道不反思下自己。
始作俑者难道不正是自己吗?
当然,有朋友会心里非常不舒服,又很无奈。
因为自己已经二三十、三四十了。
父母已经各种程度上伤害了自己,并没有在成长过程中给予自己该有的爱。
还有一些从小当留守儿童,或者是孤儿等等的朋友们。
我们该做的,是从现在开始,当自己的好父母。
通过我们自己的温柔和耐心,来好好对待自己。
对自己宽容,善解人意。
疗愈我们的伤痕,学会讨好自己。
不把自己逼那么紧,给自己一个迟到的美好童年。
比如遇到不开心了,是别人惹的,该提出来就提出来,不要压抑。
心里受伤了,想哭,就哭出来。
喜欢什么,就在自己能承担得起的范围内买给自己。
想去哪里玩,就给自己一个机会,去吧,放松下自己。
还可以去看一些心理学书籍(我看的都是些非常温柔的笔调),通过一些科学的方法(比如哈佛最受欢迎的课——本沙哈尔教授的关于幸福的积极心理学课,网上都有),来完善自己这方面。
就会发现自己的生活会越来越轻松,抗压性和坚强程度提高的同时,内心会越变越柔软,有能力去感知更多的幸福和快乐。
这篇文章基本就到这里了。
其实我看高广利的故事,我想起来前面我深入探究过的一篇文章《盲人纸牌魔术师教会我,这世界上真有奇迹》,可以移步到那里去看看,有很多类似的地方。
我还想到了另一位传奇人物——电影《我的左脚》里的主角。
全身瘫痪,几乎只剩一只左脚可以动。
那个人的母亲也非常伟大,当然他身上还继承了父亲暴躁的性格,非常有血性的一个人。
本来想在本文中写一写他的,但我觉得既然是一部奥斯卡获奖影片,值得单独用一篇文章来讲述。
既然已经知道了真相,应该知道怎么做了吧?
什么,你不知道?
我又何尝知晓到非常清楚呢?
能做的,恰恰是每一件事,每一个起心动念,每一个小积累,小改变,就会产生稳扎稳打的好结果。
这世界不存在一口吃个胖子,只会噎死人,而且根本尝不到味儿。
别光听我说,你可以自己去试试。
每一个行动,都会在以后产生后果。
如果做正面的,积极的事,就会很有可能产生好的结果。
我仍在行动,变化非常大。
你如果有意愿,大家可以一起。
让自己变幸福、快乐,对这个世界的看法也会不一样。
=========
题图作者:Vance Osterhout
图片授权基于:http://unsplash.com版权协议
视频来自江苏卫视,截图来自哔哩哔哩视频截图,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感谢
如有疑问,与我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唠点嗑给我优秀的读者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