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BN发射抽检性潜射洲际导弹的秘密

SSBN也就是潜射洲际导弹战略核潜艇和多弹头固体潜射洲际导弹的组合,被各大国都当做实打实的国之重器。尤其是美英法等西方3大国,都已经把最主要的战略力量放在了水下机动值班。他们认为陆地核打击手段都没有水下的机动潜伏打击手段可靠。美国作为全球唯一的超级大国,在水下拥有14艘之多的SSBN,而英法也各有4艘SSBN。这里面,14艘的俄亥俄级日常出海战备的比例最高。而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的水下吨位达到了1.8万吨以上。装备24个大型潜射发射管,配套的三叉戟2D5固体潜射洲际导弹在射程接近1万公里时,仍然可以携带6到8个W87或者W88三相弹弹头。14艘俄亥俄级一共有336个发射管,也就是可以同时携带336枚三叉戟潜射导弹。如果每枚三叉戟携带8个分导弹头,那么就是2688个战略弹头。当然根据美俄达成的裁减战略武器条约的第三阶段的规定,

双方会把实战部署的弹头的总量限制在1550个之内。因此俄亥俄和三叉戟系统真正携带的弹头只有一半,也就是1300个左右。即使这样,仍然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水下战略力量组群。俄亥俄和三叉戟系统除了数量庞大外,另外一个优势就是系统的可靠性很高。超级大国会定期对这个系统进行抽检式发射。比如前一阵从佛罗里达的外海的一艘俄亥俄上就抽检性的发射了一枚三叉戟洲际潜射导弹,起飞后向东南方向飞行,一直飞到了南大西洋的英国海外领地的阿松森岛附近的100海里范围内弹头落海,射程8000多公里。先不说这次试射的直接威慑目标是谁。在这里只讨论这种抽检式发射潜射洲际导弹本身的问题。俄亥俄和三叉戟2D5这对组合成型值班之后。一共抽检发射了170多次,除了早期试射还有些技术问题之外,后期的值班抽检发射绝大多数都是成功的,表现出来很强的实战能力。

那么瀚海狼山(匈奴狼山)认为问题也就来了。凡是抽检发射的三叉戟潜射洲际导弹,肯定携带的不是真的核弹头。除了超级大国,其他核大国抽检发射任何陆基或者海基洲际导弹,只要不在落点附近实际H爆,肯定都不会携带真的弹头。最大上限也不过携带只带常规炸药的弹头,但是大部分试射携带的弹头都是实心的配重,不会爆炸。那么问题是,既然是抽检,就是要看某一批次的导弹和弹头质量,包括和潜艇配合的全系统是否合格。否则就没有了抽检的意义。但是如果抽检是随机性的,那么如果抽检到了真的携带了真弹头的洲际导弹甚至潜射洲际导弹怎么办?对三叉戟或者类似于三叉戟的潜射洲际导弹来说,一旦被抽检到,在水下换弹头是完全不可能的,甚至在水上甚至在基地港口内换弹头都很难办到。洲际导弹和核弹头的组合,其实是在特殊工厂的厂房内就已经组装好,然后完全密封,全程无二次拆开的运到码头上,小心翼翼的在夜间吊装入核潜艇的发射管。然后再2次密封,用纯氮气保护潜艇发射管里面的导弹和弹头。到发射前只需要通电自检发射就行。

期间是完全不可能在特殊厂房之外,各大国海军自己动手把潜射导弹再吊出来,然后拆开把核弹头换成普通配重再装填回潜艇进行抽检发射。这就像很多家用电器和手机,只要终端用户自行拆开,厂家就拒绝再确保质量和保修的道理是一样的。事实上这种被抽检到的洲际导弹和配重弹头的组合,从一开始出厂到装填密封,出厂方和海军用户早就知道这是一枚专用“抽检弹”。在生产这批洲际导弹和组合弹头时,其中就有一部分是专门的假弹头的目标抽检弹。比如一次性生产24枚各带6个弹头的三叉戟,其中可以有3到4枚携带6个配重弹头的专用抽检弹。虽然携带的是假弹头配重,但是导弹本身是真的,其他全系统除了弹头也都是真的;从一开始的厂房生产到装填工艺,也全部和真导弹和真弹头一样,到时候抽检某一批值班导弹时,就专门发射某批次中的抽检弹。抽检弹没问题,真导弹和真弹头的组合也没问题。因此全程都不需要在海上或者潜艇基地打开密封,中途现换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