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义主义】传殖主义(1-2-2-1)——祖先和血脉崇拜背后的意识形态机制

1-2-2-1.传殖主义(Traducianism)
- 代表人物德尔图良
- 在场域论上是造世到世袭再到我的出身形成的连贯叙事
- 在本体论上是创生性的存在(神圣维度和祖先)与派生性的存在(本身存在是一种罪恶,充满欠缺的被造物)
- 在认识论上是信仰(faith)与异教(pagan,等于哲学)的对立。信仰代表着血脉的唯一性,给予我们唯一的人生目标即为祖辈赎罪或光宗耀祖,使我们克服存在主义危机,通过血脉崇拜来承接族群的生存意志,来与大他者的意志做斗争,维持共同体的生存
- 在目的论上是一种信条(rule of faith),对于经文(scripture)的坚持,认为其中包含一切真理,可以指导我们的生存,来建构共同体。信条(rule of faith)会变成某种族权制,而信仰(faith)则变为族规与族谱,并与大他者产生联系
- 传殖主义实质上是一种血脉崇拜/父性崇拜,德尔图良将这种世俗的血脉崇拜/父性崇拜进行神圣化以及意识形态化,得到了传殖主义。灵魂不是由造物主直接创造,造物主创造了第一批人类亚当和夏娃,而亚当和夏娃创造了后世的人类以及他们的灵魂。这一方面与大他者拉开了距离,用父系血脉代替大他者。而在另一方面又将大他者的罪责(世界的不一致性与不完满,我的有限性与无限的恶的可能性)归到了血脉身上,维护了大他者。因此血脉的传承同时也伴随着罪恶的伦理属性传承,但对于罪恶的继承是我们自愿的,因为在传殖过程中,人的理性(human nature)是一直起作用的,所以我们的出生也就代表着我们选择了罪恶的生活。血脉的传承不仅仅传承罪恶,也传承自身的神圣性。由于祖先是造物主创造的,因此血脉本身具有神圣性,也就将其传递给了后代,而这种神圣性的传递也导致了对于父性的崇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