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小学琐事,校内景象

2023-07-21 23:00 作者:钴绿4567  | 我要投稿

小学建在小区内部,其名字是为了纪念某个当地的党员英雄,他的事迹在我们学校的二楼上的一面墙上被记载着。据说校大门口的红字是某位大人物留下的。 小学的教学楼与办公楼是一体的,大概有五六层,在办公楼的顶部还有一大片空地,在下雪时上方堆满了积雪,印象中还在那里上过乒乓球课,排练过合唱队型。在入学的时候新操场刚好建完,旁边有不少的体育设施。学校内还有大量的空地,我也将学校全部“探索”过。 在小学时期,我直到二三年级才把同班同学的名字逸强对上的,最后还是在六年级的时候才能完全辨清同班同学的。印象比较深的是一次老师让我发本子,结果我需要报名字才能把本子发到对应的人上。 小学的老师也换了好几次,班主任换过一次,英语老师和信息技术老师是班主任负责的,语文老师是换的最频繁的,甚至有过空档期(没有固定的老师),最后还是请来了一位新老师解决的,她也在工作稳定后充当着体育健康课的老师。(所以我的语文真的是体育老师教的)(只是玩个梗,应该要反着说) 实际上由于我小时候比较“老实”,不会还手,也曾被其他人欺负过,而我往往是在家长面前被引出话与泪后事情才被解决的。此外我还被认定为班里的“吉样物”(现在看来总感觉怪怪的)。 有一次一位同学提醒老师布置作业,结果课后迎来了其他同学的“友好关照”,原本想过来安慰一下,摸摸头,结果被误认为是“共犯”,接受了额外抄写。还有一次,大课间时我不小心胳膊打到一位肠胃受过伤的同学,直接把我弄的心神不安,最后还是找个机会和他的家长以及他分别单独对话解决的。(好在他们的态度很温和) 在小学时期,我被认定为“好学的”孩子,印象中数学老师曾在家长会夸过我“无论老师怎样都能学好”,实际上在那时我也对数学有好感,在拿到书的第一时间都给每一小章标上了对应的教学内容标题,经常在数学考试中拿高分等等。 有过一次对数学考试内容的答案的质疑,主要因为与书本“不完全符合”,好像是与正比例相关的。 在小学三年级开始正式上英语课,但在这之前我已经通过碟片与书籍自学了很多英语了,那时正好换新教材呢。所以小学时我也在英语上如鱼得水。我甚至拜托X给我看比我高一年级的课本。在那时我也开始整理课本内容,将课本故事和单词表用手写的方式分别整理到小号的笔记本上,并称之为小课本和小词典。 我仍记得班主任拜托我在一次校内组织的英语话剧比赛中作为旁白为班级争光,表演时我坐在大会堂内前台的某个角落(好像是某个盆景后),拿着台本与话筒,执行着自己的角色,虽然忘了最后名次是多少(好像挺好的),但每个参与活动的同学都得到了无主的《创想号》杂志。 反倒是语文,成了我的心中之痛,难背的课文,难处理的阅读题,难过的听写,尤其是之后追加的作文成了我的“一生之敌”。一直在90分下游荡。 关于作文,我十分抵触作假,甚至在一次语文考试中,被要求写一篇关于“偶像”的作文,结果由于我没有所谓的“偶像”(现在也没有),实在动不了笔,盯着那片空白很久…最后写了个寂寞。 由于大部分课程在当时对我太简单,我也有了在课上分心的毛病。包括将笔拆开,往笔管/空墨囊管等“容器”内灌水,组装文具成“武器”,摆弄水杯,折纸,“乱画”等等,还被收过剪刀。我也被同学称为“学痞”。 在三年级时我们开始上起了信息技术课,引起了我的兴趣,以至于我拜托了父亲到书店买了高年级的信息技术课本,甚至还在“小饭桌”那边看起了初中的信息技术课本,我把每一本的内容“浓缩”到PPT中,仅供自己观赏。在这之后我还在兴趣的推动下参加了编程比赛,虽然结果十分惨烈,那时编程对我还是太难了,尤其是记忆上有大问题,导致我当时在屏幕前发呆,赛后对着迎接的校长露出尴尬的笑容……真是个“黑历史”啊。不过,也是这段学习经历,给了我以后思考问题的一个新方式,以及一个教训。 一些行为规范仍占据着我的心中:禁止抄袭假作,拾金不昧,要友善,不要暴力……许多“规范”已成了我的习惯。 小学校长也是我们的心理课老师,在校长室内,能看到一个类似心理咨询室的布局,以及一个“心灵沙盘”,房间整体色调偏粉而且有光照进来,令人舒适。 这个小学也重视足球相关的教育,无论是足球课,还是定期组织的足球赛,甚至有以班级为一个“国家”的“世界杯”比赛。我的朋友X也是一位守门员,他的一位同班同学甚至上过当地的电视台,甚至有进过国家级别的少年队。 音乐课,美术课,道德课,科学课。那时我的参与度也比较高。 一次要求把课本上的飞机画下来,我凭感觉完全“复刻”了。 印象最深的一次绘画是素描立体几何图形。 暂时只能想到这么多了。 23.7.21

小学琐事,校内景象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