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 | 英国革命时代(上)
初心百科
英国革命时代
01 查理一世
斯图亚特王朝的第十位苏格兰国王、第二位英格兰及爱尔兰国王,欧洲历史上唯一被公开处死的国王。 查理一世在位期间的特点在于混乱的宗教冲突:一方面,他的失误,帮助了新教势力;另一方面,他迎娶了一位罗马天主教的公主。 1633年查理一世试图迫使苏格兰进行宗教改革,从而引发了主教战争。在世最后的几年中,他与国会之间爆发了两次英国内战。第二次英国内战失败后不久以叛国罪被处死,时年49岁。英国的君主体制随即土崩瓦解,共和国成立。
02 《根枝请愿书》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人民群众为了废除主教制而签字写成的文件。 1640年,英国许多群众签名,要求把主教、主持牧师以及教士大会等“连根带枝”一齐废除。国会在讨论这个问题时,形成了关于废除主教职务、主张教权与王权脱离而从属于国会的“根枝法案”。该法案虽然在下院获得通过,但却被上院拒绝,直到1646年1月主教制才被废除。
03 《大抗议书》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反对封建专制主义的文件。 文件列举了英国国王查理一世近十年来的一系列罪行,指出天主教复辟的严重危险,提出了进一步改革的要求,如:实行工商业活动自由,建立大臣对国会的负责制度,限制主教的权力等。 该文件于1641年12月1日向国王查理一世提出后,查理一世用武力镇压议会。随即英国内战爆发。
04 马斯顿荒原战役
英国第一次内战的决定性战役。
1642年8月,查理一世在诺丁汉竖起了王军旗帜,拉开了英国内战的序幕。
1644年7月2日,马斯顿荒原之战爆发。在克伦威尔率领的左翼骑兵队的奋战下,英国国会军一举将查理一世的国王军击溃。
马斯顿荒原之战扭转了英国内战的战局,是国会军从失败走向胜利的转折点。
05 《人身保护法》
英国1679年颁布的保护人身权利的法律。 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期间,查理二世枢密会议经常以叛乱性的言论为由将人拘留,既不交保释放,也不将之交付法庭正式审判,引起了一些议会议员的强烈反对。于是,1679年议会选举时,一些议员提出了“人身保护法”。人身保护法规定:如果没有法院发出的载明缘由的逮捕证,任何人都不能被逮捕羁押;被逮捕的人在受审之前的拘留期间不得超过一定的时日,必须及时交付法院审讯。 这一法律对于保护人身权利具有重大的意义。
06 辉格派
1679—1681年间在英国议会中形成的政治派别。 当时围绕国王查理二世的弟弟詹姆斯公爵是否有继承权的问题,议会内产生了尖锐的矛盾。有些议员认为信奉天主教的詹姆斯无权继承王位,因此提出了“排斥法案”,主张把詹姆斯排斥在继承权外,他们被政敌称之为“辉格派”。 辉格派后与其他资产阶级政党合并,成为英国自由党的前身。
07 托利派
1679—1681年间在英国议会中形成的政治派别。 当时围绕国王查理二世的弟弟詹姆斯公爵是否有继承权的问题,议会内产生了尖锐的矛盾。有些议员认为信奉天主教的詹姆斯无权继承王位,因此提出了“排斥法案”,而另一些议员则反对“排斥法案”。主张詹姆斯有王位继承权的一派被政敌称为“托利党”。 托利党在日后发展成为英国的保守党。
08 光荣革命经过:
1688-1689年,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的推翻詹姆士二世的统治、防止天主教复辟的非暴力政变。因为这场革命没有发生流血冲突而得名。
1685年詹姆士二世继位以后,开始了全面的天主教复辟。为了阻止天主教的恢复辉格党与托利党联合起来,共同反对国王。
1688年,支持议会的辉格党人与部分托利党人邀请詹姆士二世信奉新教的女儿玛丽及其丈夫威廉回国执政,发动宫廷政变,推翻了封建统治。
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标志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意义:
光荣革命为英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提供了基础;
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开启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
成为了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文章来源 | 初心百科
整理搬运|初心阿卓
百科咨询|初心C老师(微信号:VIP7claire)
初心翻硕百科448公益讲座群(CCtalk课程群号:88064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