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活动预告|广东省医学会小儿心外科3D打印模型手术培训班即将开启

2022-10-13 17:17 作者:赛纳夏神  | 我要投稿

       心血管外科专家岑坚正主任说过:先天性心脏病就是孩子出生的时候,从妈妈肚子里面带出来的心脏病,是心脏大血管的这个结构发生了改变。他的病因是有可能是遗传的;也有可能是遗传物质发生变异,导致受精卵的心脏发生异常;也有可能是胎儿的心脏在发育的头2、3个月过程里面受到某些因素的影响,导致他的发育不良或者发育不完全。

心外与3D打印

       根据公开数据,在中国,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率约为千分之4~千分之7,是出生缺陷中发生率最高的疾病,也是导致儿童死亡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在所有先天性心脏病中,约有3%的病例属于极其复杂性的先心病,对于这类手术来说,手术难度和风险系数都会远高于普通先心手术。通过3D打印辅助手术,可以大大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此外,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二次手术的最大难题在于,做过手术后的胸腔,那些原本层次分明的组织已经粘连成一团,导致病变部位寻找困难,周围结构多因而切多少、用多大材料等“雷区”就多,手术的风险极大。

       通过术前3D打印,在手术中可以大量压缩手术时间,使复杂的高难度手术风险降到最低。同时,高精度心脏复制品,让医生和患儿及家属间的沟通更加高效和顺畅,这对于儿科的医患沟通与信任度的建立是非常重要的。

      3D心脏模型打印技术的不断发展为治疗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提供了更多的安全保障及成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早期曾报道利用CHD患者的磁共振成像(MRI)数据建立术前三维虚拟模型,但当时缺乏计算机处理能力,图像分辨率低,该技术的临床应用不理想。随着高分辨率成像和3D打印等技术的进步,利用非侵入性成像技术建立的心脏3D打印模型,与实物相比,具有高仿真性及复制细微结构的能力,在医学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术前诊断、手术方案的制定、术中监测及术后评估中均可发挥重要作用。



3D打印中心落地

  

       在2017年,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就和珠海赛纳成立国内首个心血管医学3D打印医研企联合实验室。

       该实验室成立旨在推动心血管医学3D打印技术的临床应用、科学研究和国产化3D打印设备与材料的研发。近期目标是借助3D打印解剖模型帮助术前诊断 、术中“导航”和术后评估及借助模型和建模进行心血管血流动力学科学研究和临床应用,中期目标是个体化定制打印人体内可植入的生物或非生物移植物,远期目标是通过结合细胞培育技术制造可供移植的“人造心脏”。

     3D打印技术在心血管领域的应用范围广,不仅在复杂先天性心脏病,而且在瓣膜类疾病、大血管疾病、心脏移植、心律失常等方面均有应用。到目前为止不少欧美国家医学教育机构已将结构性心脏病3D打印模型应用于临床教学,并取得显著效果。我国目前约670万结构性心脏病患者需手术治疗,该病病变部位个体差异大,治疗方案复杂多变,手术难度大。术前3D打印出1:1实体模型,供外科医生模拟操作,精确定位手术关键步骤,制定最佳手术方案,可极大提高手术有效性及安全性,亦可训练不同医生对同一疾病外科操作的同质化。

实验室照片

心外科模型


活动预告

广东省医学会小儿外科学分会

心胸外科学组学术论坛

2022年会议暨3D打印模型手术培训班

时间:2022年10月15日

地点:广州市越秀区环市412号远洋宾馆4楼星河厅

本次活动的3D模型由赛纳数字医疗提供

       作为医疗三维数字化领导品牌,赛纳数字医疗将携手各前沿医疗机构,通过3D打印模型来开展线上线下模拟手术培训,旨在帮助更多临床外科医生提升临床手术操作,让精准医疗帮助到更多患者朋友。

详细流程


活动预告|广东省医学会小儿心外科3D打印模型手术培训班即将开启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