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企业所拥有的一切——企业所有者权益简介(中篇)
企业所有者权益简介(中篇)
在上回的文章里面,晓闲谈论了所有者权益中的2个概念——实收资本和其他权益工具,今天的文章再接着所有者权益这个话题聊聊其他概念。
在上回的文章里面,我提到了所有者权益的3个类型:投入资本、资本公积和留存收益。而在上回的文章里面仅仅介绍了第一个类型,今天谈论后面的类型。
3.资本公积
资本公积属于企业的第二个类型的所有者权益。
从类型上看,实际上资本公积是一个类型,可以分为资本公积和其他资本公积2个类型。
类型一:资本公积
在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中,资本公积属于一个专门的类别或者称呼。
如果要从字面上理解,类型一的资本公积可以简单理解为企业的某些特殊类型的资本出现溢价而产生的,其产生的类型和来源是比较多的。要想全面和深入地理解资本公积这个概念是比较难的。
因此,关于这个概念,我将仅仅谈论主要的情况。
简单地说,可以认为资本公积主要是由于溢价而产生的。
在会计上,对于一家公司来说,容易出现溢价的情况主要涉及股本溢价、可转换债券转股溢价、股票期权行权溢价等形式。
今天的文章我会稍稍介绍2种主要的溢价形式。
A.股本溢价
股本溢价主要是一家公司发行股份时产生的。
溢价发行股份是说发行1份股本的出售价高于1块钱。
在上回的文章里,晓闲提到在中国大陆地区,公司的股份的面值是1块钱一个股份,并不是说股份的价格是1块钱。
如果一家公司发行了1亿份股份,1亿份股份对应的股份总金额是10亿元人民币时,在会计上该如何处理这个问题呢?
在发行股份的过程中,会涉及到很多的费用,这里不考虑相关费用的影响。
由于增加的股本是1亿股,这一项会计入实收资本中,也就是该公司的股本增加1亿,实收资本也增加1亿。
但是,会计上要形成等式,也就是说还剩下9亿元人民币需要计入所有者权益这个概念里面。
在会计上这9亿元人民币会计入哪里呢?计入资本公积中。
该公司发行新股前后,该公司的资本公积的变化是增加9亿。
B.可转换债券转股溢价
可转换债券转股溢价的表现和影响是与股本溢价类似的情况,也就是股本的价格超过股份的面值。
举个例子,一家企业出于融资需要而发行了总金额11亿元人民币的可转换债券,最终募集资金也是11亿,为了简化说明,这里将发行可转换债券的各种成本全部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