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全史人物评鉴-韦叔裕 字孝宽

2022-06-16 13:55 作者:温村李馆长  | 我要投稿

韦叔裕 字孝宽




韦孝宽(公元509年—580年),名叔裕,字孝宽,京兆杜陵(陕西西安南)人,南北朝时期西魏、北周杰出的军事家、战略家。 韦孝宽为人深沉机敏,温和正直,好读经史。他二十岁时,遇到萧宝夤在关中发动叛乱,于是他前往都城洛阳,请求朝廷让他作为大军的先锋前去平定叛乱。朝廷很欣赏他的这种行为,便任命他为统军。韦孝宽每次作战,都有战功,被任命为国子博士,代理华阴郡太守的职务。恰好侍中杨侃担任大都督,出京镇守潼关,让韦孝宽做都督府司马。杨侃对韦孝宽的才干感到惊奇,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为妻。后来,韦孝宽为都督,镇守襄城,又因功任析阳郡守。当时独孤信为新野郡守,二人关系甚好,而且政绩都很出众,所以被荆州吏人称为“联璧”,传为美谈。

东、西魏对峙时期,韦孝宽表现出色,用计策离间段琛、牛道恒等人,安定了崤山、渑池一带。西魏大统五年(公元538年),韦孝宽进爵为侯。西魏大统十二年(公元545年)八月,并州刺史王思政转任荆州刺史,并推荐韦孝宽接替他的职位,韦孝宽遂率军镇守玉壁(今山西稷山西南),兼摄南汾州事,进授大都督。

同年,高欢倾山东之兵自邺城出发,向玉璧大举进攻。九月,东魏军连营数十里,对玉壁进行围攻。韦孝宽随机应变,竭力抗御,使东魏军不能得逞。五十天后,高欢使用各种攻城技巧,均未能突破韦孝宽的防守,而东魏兵伤亡达七万人。高欢精疲力竭,用尽心计,终于旧病复发。十一月初一,高欢从玉壁撤军,回到晋阳后一病不起,于次年正月死去。韦孝宽因此功,晋升为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建忠郡公爵。

北周武帝建德四年(575年),宇文邕欲灭齐,统一北方,韦孝宽上书陈三策。建德七年(578年),宇文邕去世,宣帝继位。韦孝宽进位上柱国。北周大象二年(580年)五月十一日,北周宣帝宇文赞病死。周静帝宇文衍年幼,左丞相杨坚专政。尉迟迥恐杨坚专权对宇文室不利,想要举兵讨伐他。同年六月,杨坚下令出动关中军队,以韦孝宽为元帅讨伐尉迟迥。不出数月,韦孝宽大败尉迟迥的军队,尉迟迥走投无路被迫自杀,关东全部平定。十月,韦孝宽回到京城。十一月,韦孝宽去世,时年七十二岁。朝廷追赠太傅、十二州诸军事、雍州牧,谥号襄。




统帅 A-
(韦孝宽居要害之地,受干城之托,随方捍御,绵历六旬,仵梯冲于天上,飞锋镝于地中,既而齐师焚营宵遁,神武愤恚而殂。观此殊功,虽即墨破燕,晋阳存赵,何以能尚?若使玉壁启关,函谷失封泥之固。斯岂一城之得丧,实亦二国之兴亡者欤。大风起猛士之歌,韦氏诚然。)
武力 C+
(韦孝宽征关右,为军前驱,每战有功。)
军谋 A+
(孝宽料敌出奇,举不失策,安边定远,计无遗算。是以玉璧之下,百军雾卷;狄土之侧,千里霜摧,尉迟乃一鼓授首,高齐遂三策覆亡。孙子曰:“难知如阴,动如雷震。”孝宽谓应变无方也。)
智略 S-
(韦孝宽奇材异度,涉猎文史。在边多载,屡抗强敌。所有经略,布置之初,人莫之解;见其成事,方乃惊服。而英图雄姿,一代称伟矣。斛律光倾世名将,间计以除;宇文氏四世余烈,覆手以彻。观北朝诸豪,策画无出其右者也。)
内政 A-
(孝宽昔与独孤信同隶荆州,政术俱美,人号为“连璧”。后镇边塞,威信兼行,疆境肃然。及为雍州刺史,以一里一树代土堠,有治理水土流失之勋绩。)
魅力 S-
(孝宽早丧父母,事兄嫂甚谨,所得俸禄,不入私房。亲族有孤遗者,必加振赡。朝野以此称焉。又善于抚御,能得人心,所遣间谍入齐者,皆为尽力。玉璧之战,孝宽言辞慷慨,略无顾意。士卒莫不感励,人有死难之心。)


全史人物评鉴-韦叔裕 字孝宽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