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EV3-001-双电机小车

2022-03-13 10:56 作者:我问我淑懿  | 我要投稿


一、课题名称:双电机小车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学习机器人编程课的积极作用。

(2)学生熟悉EV3的编程软件使用,并利用硬件与积木组件机器人。

(3)学生使用编程软件完成特定的编程练习,将程序下载至机器人作品中。

(4)学生在不断的测试与验证中找到适合自己机器人的程序算法。

三、活动准备:EV3的教具积木。Windows系统的电脑。电源拖线板。

四、课程内容

    今天是第一节课,教师与学生自我介绍,随后分配活动小组。组织每一小组的组长与一名组员去储藏间搬运活动器材。

    课题引入。教师投屏播放幻灯片,介绍机器人编程课程的内容,学生学习该课程的益处。随后,明确课堂任务——搭建一辆机器人小车,为它编写两条程序。

    项目一:小车直线移动一段距离后停止运动。

    项目二:小车可以按照矩形轨迹移动。


    在搭建作品前,我们先认识一些基础的积木零件:黑销,连杆,孔梁,轴,齿轮等。教师简单讲述它们在机械结构中的作用。

    搭建环节。学生根据幻灯片上的搭建步骤图,学习零件与积木的连接方法,完成“双电机基础车型”的搭建。利用数据线将电机端口与主机字母端口相连。

    编程环节。学生启动软件与EV3主机后,一边观看幻灯片,一边熟悉操作界面。随后,学生跟着教师编写完成“项目一”的程序,并将程序下载入作品小车中完成实操任务。

    学生在“项目一”的程序上修改部分“参数”并不断载入到小车中测试程序效果,在这个过程中熟悉“距离”、“时间”、“速度”,这三个参数对于小车直线运动的影响。

    “项目一”活动内容结束后,便进入到“项目二”的学习。了解“差速转向”, 指的是车辆通过控制左右两个驱动轮的转速实现转向,当驱动轮转速不同时,即使无转向轮或者转向轮不动作,车身也会旋转。分析小车的运动轨迹,我们发现有部分动作是相同的,因此我们可以利用“重复执行次数”将重复的程序代码合并,以此来精简程序。

    测试“项目二”的程序。

    课程结束,学生回到座位上,听教师做课堂总结。

    学生安静地拆除作品,将积木归类放置。再由之前的组长与一名组员将活动器材搬运回储藏室。


EV3-001-双电机小车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