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月悄

偶然间望向镜中的自己,一番睁眼细瞧,竟暗生一阵陌生感,夺目的,原来是早已爬上脸颊的唏嘘胡碴。沉思良久,回想第一次使用剃刀时的那份生疏与期待,竟然已是四年前的光景。虽是小小的剃刀刀片,却仿佛似这年月的化身,一次次从我的脸颊划过,带走的是青春的稚气,留下的却是岁月的唏嘘。
慨叹万分,心头惊起千层浪:“岁月如飞刀,刀刀催人老”。初识这句话时,我不过一个少年郎,双眸中满是对这人间种种的疑惑与期许,自然好奇,为什么人们要把时间比作刀叶呢?是因为岁月无情,让人深感猝不及防?抑或是因为“揽镜自视,忽说此人是我”时的惊惶?我百思不得其解,小小的眼睛里有大大的疑惑。
都说初识不知词中意,再见已是词中人。兴许,这,就是岁月,是生活。岁月平淡,宛若宿雨过后,檐下垂落的水滴,一滴,一滴,敲击着顽石,仿若在一点点消磨我们的热情,消散我们的光阴。原来,生活从来不似戏剧,没有那么多佳话,没有那么多传奇,甚至,他都不会对你我歇斯底里。当某日惊觉他从你我的双颊挟走了容光焕发的青葱岁月之时,也许才会忽然意识到,繁华如梦,回首已是百年身吧。
“岁月如飞刀”不过只是一个比喻,文人写作,比喻的本身从来不是重点,引人深思的更应是比喻之下,每个人对自己独特人生的考量与阐释——也许对一些人而言,是猝不及防;而对另一些人来说,又是惊措彷徨;于我,或许正是那梳洗台上轻轻卧着而锋利的剃刀吧,毕竟这才是属于我自己对年华岁月最真切的感悟。
年月,似流水,似落花。然而花有重开之日,人却再无少年之时。我尚未步入迟暮,也未曾畏惧衰老,遗憾的只是对过去的无可奈何,遗憾的是对失之交臂的惋惜,颇有一番曾经沧海难为水的意蕴。今年的桃花开了,初绽笑靥,娇艳动人。桃花年年开,花靥年年美,只不过却再不是当年少年懵懂时心中念念不忘的那株芳英。
苏轼曾有名句: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在他豪迈磅礴的胸襟里,我仿佛窥见了一抹柔情,若隐若现一缕岁月变迁的蹉跎。正值当好年华,去做更多自己想做之事;正值有心有力的时光,去尝试更多新奇事物;正值稍纵即逝的流金岁月,去更多的眯起眼专心看看人间。吟赏流连一番似锦繁华,这样,才不会在将来某天起兴哀叹空悲切;不必万事求全,只求尽力尽心而无憾,这样,才不会在未来某天对过去的束手无策而惜惋。
年月悄,悄悄地仿似双颊飞叶飘,短暂而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