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延长孤独症孩子维持注意力的时间?
注意力是孩子学习新东西的必备条件,尤其在理解语言和表达语言方面。研究显示,幼儿在独处时,在活动中能保持3到6分钟持续注意,如果有大人在场帮忙,可以持续更久。
注意力维持是指我们在一定时间内可以比较稳定地把注意力集中到某一特定的对象与活动上。倾听他人和集中注意力有助于理解词汇,从而帮助孩子表达词汇。如果不能维持注意力,孩子就得不到学习的机会。别着急,给家长们提供一些妙招,试试看吧~

1.做运动
运动可以让多动的孩子冷静下来,让懒洋洋的孩子快速行动起来,让发呆的孩子继续向前。每当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时候,要考虑让他站起来动一动。家长也可以借此机会观察,多大的运动量可以让孩子保持注意力集中。
在孩子做需要保持注意力的事情前,也可以先带着孩子去运动。在活动进行时,间隔一段时间就可以让孩子动一动,然后继续,交替进行。
2.穿插孩子擅长的东西
在教孩子不擅长活动的时候,穿插一些孩子擅长的东西,会更有利于孩子注意力的保持。例如孩子刚接触玩拼图,可以在中间穿插他擅长的玩积木。
当然,不要从孩子痴迷和重复刻板的游戏方式入手,孩子已经有固定甚至刻板的玩法,改变起来会很困难。家长也很难在孩子沉浸其中时吸引他们。

3.保持身体接触
人和人之间身体的接触可以带来平静和愉快的感受,对于孩子来说更是这样。可以把孩子抱在怀里,轻轻地摇晃,帮助孩子恢复平静、保持注意。也可以让孩子坐在家长的腿上玩。
4.用新步骤或新玩法来拓展游戏
例如孩子喜欢玩躲猫猫,平时是用躲在毯子里的方式玩的。可以在后面拓展为用同一张毯子卷成一根绳子玩拔河。

5.整理时间
在孩子开始下一个活动之前,带着孩子去整理玩具。可以用塑料袋给孩子装玩具,提供清晰的视觉结构。
注意:
1.要清楚了解孩子的能力上限。活动尽量从简单的开始,让孩子可以轻松地完成一些事,提升他的自信心,激发主动性。在这个基础上再逐渐延长时间,这样孩子就有逐渐适应的过程,不至于一下把孩子逼得太紧,反而出现抗拒的情绪。
2.视觉结构要清晰。让孩子清楚了解去哪里做?做什么?做多少?何时完成?接下来该做什么?让孩子通过自己独立的思考,来把控整个过程。开始之后,家长反复提醒和催促,反而会干扰孩子的注意力。

注明:文章以科普为目的,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请联系删除。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健康一个孩子,幸福一个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