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死这个上官仪老人家啦!
咏画障
朝代:唐朝 作者:上官仪
芳晨丽日桃花浦,珠帘翠帐凤凰楼。
蔡女菱歌移锦缆,燕姬春望上琼钩。
新妆漏影浮轻扇,冶袖飘香入浅流。
未减行雨荆台下,自比凌波洛浦游。
这首咏画障写的真好!爱死这个上官仪老人家了。我为什么爱死他了呢?唉!文人的世界您们不懂!我要是个女人,指定会不顾廉耻的对上官仪高呼:上官仪,我爱您!真是太爱他老人家了,先把爱放到一边,我们还是品诗吧!
品这首诗之前,我先提出两个名词,一个是“蔡女”,另一个是“燕姬”,咱们一个一个来讲,先讲“蔡女”这个蔡女是谁呢?这个蔡女就是那个差点把齐桓公淹死的蔡姬,是蔡穆侯的妹妹。
蔡国当时国力弱想依附齐国,君主就把他的妹妹送给了齐桓公。一天,蔡姬和齐桓公在湖上泛舟,蔡姬见了水,就顽皮起来,向齐桓公泼水,齐桓公也笑着回敬几下,好像在乡野荷塘中初恋的少男少女似的,还蛮开心的。一阵玩闹,船猛烈摇晃起来,齐桓公害怕,大声道:“好啦好啦,不要闹了啦!”

蔡姬觉得齐桓公害怕的样子还蛮好玩的,干脆故意让船摇晃得更剧烈一点。齐桓公大声喊:“好啦!不要闹啦!我不会游泳!”
蔡姬说:“没事的, 你淹水了我救你!”蔡姬是熟悉水性的,天知道她什么时候学的游泳,难以想象春秋时候的公主穿着高叉泳衣是什么模样。齐桓公年龄大了点,吓得紧紧抓住船帮,脸色煞白,好像第一次在坐过山车的老汉,他越是害怕,蔡姬越是开心,把船摇得像游乐园的海盗船。齐桓公一脸阴沉地上了岸,对蔡姬说:“明天就把你退回蔡国!”

齐桓公不是说着玩的,第二天就派一辆马车,把蔡姬载着,退回蔡国。蔡姬觉得自己没犯什么大错,却遭到退货,十分丢脸,一路哭泣,一路颠簸,灰头土脸地回到蔡国。蔡穆侯看妹子嫁了齐国,竟这样狼狈地被撵回来。就非常生气,觉得齐桓公真是太不给蔡国面子了。于是他又做主将蔡姬嫁给了楚国的楚成王。这楚成王并不芥蒂娶了齐桓公的休妻,对蔡姬喜爱有加,还立她为夫人。原本也算是坏事变好事,尘埃落定,但这事却让齐桓公知道了。齐桓公心想,我的女人怎么能够被旁人玩弄呢?一怒之下,就讨伐蔡国 ,蔡国也不经打,一打就投降了。齐桓公气还没消就顺便挥师南下,去讨伐楚国。齐军到了楚国,楚国人十分惊讶,因为两地实在隔得太远,而且一向没有什么往来,楚国用了“风马牛不相及”的生动说法,你齐桓公大老远跑来为的啥。齐桓公当然不能说是为了蔡姬来的。只好掩饰是因为“楚国不给西周上贡”,因为“周昭王南巡到楚国的时候,莫名死在楚国”(是楚国人把他乘坐的船搞漏,让他淹死)。楚国人则反击说:“周昭王死了,问我们做什么?你们该问汉水去!”
哈哈!读到这里,诸位明白了上官仪老人家为什么写蔡女萎歌移锦缆了吧!一个“移”字用的极妙。
当然这场战争,是以军前骂架的形式进行的。双方都派出了最强的国嘴上阵,齐国是管仲,楚国是屈完。最终齐国理屈词穷,被骂走了。
这场战争也就莫名其妙地结束了。为什么结束了呢?或许当时桓公想,老子玩过的女人了,又被一个臭小子玩过了,贱人一个,不要也罢,就当送给成王落个顺水人情吧!现在可以开始讲一下燕姬是谁了。燕姬是燕王的一个女儿。
在当时,北方的山戎是一支强大的游牧民族,又称北戎,属匈奴的一支,活动地区在今河北省北部。山戎由于是骑兵,经常快速的南下,骚扰中原,破坏城池,抢劫财物,给中原的农业文明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当时,连齐、郑、鲁等这样的大国也时常遭到山戎的袭击。因此,华夏各国均对其恨之入骨。
公元前706年,山戎来犯,当时的齐王向郑庄公需求帮助。郑庄公出兵救齐,大胜山戎,山戎元气大伤,此后三十年都不敢再涉足中原之地。待实力恢复后,山戎又窥视着中原腹地。
而此时,中原形式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齐国在齐桓公的治理下,已经一跃成为中原大国。齐桓公为了彰显自身实力,在管仲的提议下,提出了“尊王攘夷”的口号,要求各诸侯国尊重周天子,团结起来抵抗山戎、蛮夷等少数民族的入侵。执意到中原抢劫财物的山戎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仍不断地发兵南下侵扰地理位置靠近的燕国。公元前664年,山戎再次南下,数万铁骑进攻燕国,他们烧毁房子,杀死百姓,把粮食、牲畜、财物等全部抢走。燕庄公苦苦坚持不住,急向齐桓公求救。
所以上官仪老人家才说“燕姬春望上琼钩”。意是是说蔡姬不通事理,桓公就不要理她了,娶我把,您老人家能把我娶回家,我们燕地的百姓们就有救了,唉!您难到没看我想您想的都爬上琼树上在望着您的到来吗?
齐桓公得到消息后,觉得有些为难,因为刚同楚国闹翻脸,怕北进后楚国背后捅刀子,于是,齐桓公召来管仲商议。
管仲想了想,对齐桓公说:“大王以尊王攘夷号令天下,称霸于诸侯。对内靠实力,对外就要靠信义了。如今燕国危急,若不救援,就失信于众诸侯了,大王称霸大业岂不就顺水东流了?而且山戎久为中原之患,驱走山戎势在必行。”
齐桓公听后,便把自己心头的顾虑告诉了管仲。
管仲又说:“现在出兵虽有困难,但是燕、戎交战已经长达三个月了,双方将士都已疲惫不堪,我们此时全力出击,可操胜算。如果不出兵,燕国被灭,山戎就将威胁到我们国家的安全,先失信于众诸侯,后又面对山戎的兵马,这样的话,我们齐国将不得安宁。”
听了管仲的分析,齐桓公疑虑顿消,决定亲自领兵出征,举全国之兵与戎军决一死战。
戎兵已经侵扰燕国三月有余,并且在燕国抢夺了许多财物和女子,他们早已军心涣散。当听到齐桓公率倾国之兵赶来救援燕国,戎兵纷纷卷起抢掠之物仓皇而逃。燕庄公绝处逢生,喜出望外,率满朝文武出城来迎接齐桓公。
管仲又对齐桓公说:“山戎虽然逃窜了,但随时都有可能卷土重来。如果我们齐、燕合兵全力追击,直捣山戎老巢,定可歼其主力,以绝后患,永保北方太平。”齐桓公听了觉得有道理,便继续追击戎兵。
山戎根本没想到齐桓公会率精锐尾随追来,内部又因分赃不均,将士不和,慌忙之中迎战,一触即溃。齐军紧追不舍,一路俘虏了大量的戎兵和解救了原来燕国的百姓。齐桓公并从俘虏的嘴里得知戎主逃往孤竹国借兵去了。
齐桓公立即率兵向孤竹国追击,在途径沙漠时,齐军误中圈套,在沙漠中迷失了道路。关键时刻,又是管仲用“老马识途”的办法,走出了沙漠。历尽艰辛,齐军终于追上了由戎主率领的残兵败将,齐国将士奋勇杀敌,攻占了孤竹国,彻底的消除了山戎对中原的危害。
齐桓公得胜归来,回到燕国,又把原山戎、孤竹国的全部土地赠送给了燕国。燕庄公为了感谢齐桓公,一路相送齐桓公回国,两位国君谈笑风生,不经意间,已经进入齐国边境五十里。
分手时,齐桓公突然想起周礼中的规矩,便说:“礼制规定,非天子,诸侯相送不出国界,寡人不可无礼于燕,”于是,他吩咐就地划为两国边界。燕庄公听闻,惊讶不已,连连推辞,而齐桓公一心想要彰显他一言九鼎的霸主风范,坚持请燕庄公收下这五十里地。
后来,燕庄公为了表示对齐桓公的感激,便在这五十里地上建造了一座城邑,命名为燕留,以此来铭记齐国对燕国的援助之恩。这便是“分沟礼燕”的由来。
这次齐桓公率兵出征,救燕于危难,又慷慨地将山戎、孤竹国之地送给燕国,最后还分沟礼燕,显示了他的霸主风范。齐桓公的行为赢得了广大诸侯的信任和尊敬,齐桓公的威望更是达到了如日中天。
哇!解读诗文呢!竟然扯了两大段历史来,我也不想这么扯的,可是不这么扯,诸位又怎么能明白我在讲些什么呢?明白了这些,才能够真正品鉴这首诗啊!我们回头来继续聊!唉!反正我是真的爱死了这个上官仪老人家,写的真好!
芳晨丽日桃花浦,珠帘翠帐凤凰楼。
画中描绘的是一个春风明媚的早上,在汝水的南段,有一片美里的桃花林开的正艳,水中的大船装饰的太飘亮了,像珠帘翠帐的凰楼一样。
蔡女菱歌移锦缆,燕姬春望上琼钩。
蔡姬开心的唱着歌,愉快的乘着船,心想,总于摆脱那个能看不能用的老头子了,想想我那英俊雄岸的楚成王,我就兴奋,哈哈!
燕姬就不一样了,看着北侵的犬戎,每天国人都有被残杀的危险,可又无能为力,心想,桓公啊!蔡姬不懂事理,不要也罢,我知道您老人家老当益壮,赶快把我娶回家吧!您没看我每天都焦急得爬上琼树上看了一遍又一遍吗?真是急死我啦!
新妆漏影浮轻扇,冶袖飘香入浅流。
这句是指蔡姬把自己打扮的漂漂亮亮的,轻浮的摇着扇子站在船舷中,水中留下自己的影子。虽然穿着华丽的衣服,涂脂抹粉的漂着香气,但也不过是不入流的放浪女子,有讥讽之意。
未减行雨荆台下,自比凌波洛浦游。
这有必要解释一下“行雨”是什么意思:
行雨是指古代传说中,四海龙王有行云布雨的本领,玉皇大帝降旨才可以为九州百姓行及时之雨。偷偷行雨则会触犯天规,受到惩罚。亦可以用其形容美女。
上官仪老人家用在这里,一是指美女,二是指惩罚;可以理解为没见蔡姬到成王的王庭之中,蔡姬就得意的把自己臭美的如同洛水之中的洛神仙子一般了,呸!不知羞耻的浪货。也可以理解为,你个小贱人,不浪了吧?把自己美的同仙子一样,可你干的事那么恶心人,你以为嫁给成王就有靠山了吗?桓公就拿你没办法了吗?也没见老天原谅你啊!让蔡地的百姓们也跟着受苦。自以为是的一个烂货!
上官仪老人家真是厉害啊!骂人不带一个脏字的,可是他写这首诗文究竟是在骂谁的呢?指定是在骂他当时认为一个作风不好的大人物了!是谁您猜出来了吗?对!您很聪明,那就是武则天。哈哈!我真是天才啊!解决了千百年来的未解之迷,此处可以有掌声了!哈哈!累死我了!我要睡觉了,说不定能梦到上官老儿了呢?他一定会请我这个知己多喝几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