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色基础] 颜料混合理论 补充 恒常性视错觉
相关视频
[David Briggs] Colour constancy illusions and painting
相关原文
http://www.huevaluechroma.com/116.php
--- --- ---
了解 恒常性视错觉/Color Constancy 对于绘画还是很重要的
最核心的应用要点 可以概括为 基于相同的刺激 才能有相同的结果
(我不知道怎么描述对应的那类问题

(计算机图形处理 也有类似边缘处理手段 不过强度比这种素描例图微妙许多
--- --- ---
简单来说 我们的视觉系统 会把所看到的 自动 拆解成
物体信息+光照信息
(从生物的角度考虑 视觉系统存在目的就是为了获取物体信息
(或者说 某种程度上 大脑其实希望 See Less
而且 即时/无意识 (被动 / 落笔瞬间 就看起来不一样了
这种拆解模式 让我们能更好认识物体
(让我们认为 物体 在变化的光照下 内在属性相对不变
(除了颜色 还有形状之类 / 这里只讨论颜色
而不是把所看到的 仅仅认识为 不断变化的色光
--- --- ---
恒常性视错觉 的本质 就是
对于给定色光的局部区域/刺激 由于基于区域整体拆解出的光照信息不同
对应认识到的物体信息也会不同

这种视错觉 平时根本无所谓 (这是视觉系统的非凡/实用功能
直到需要绘画的时候
因为 必须还原出相应的色光/刺激 才能实现相同的视觉效果
可问题是 我们往往未能注意到正确的色光
除非 引入游离于光照信息之外的参考物 or 破坏光照信息

--- --- ---
更极端的例子



(由于这个视觉机制 有类似氛围/光照信息的画作 往往依赖滤镜辅助/后期效果
(全程和视觉机制对着干 不太现实
--- --- ---
其余重要视觉机制
Adaptation/Chromatic Adaptation (不同于恒常性视错觉
视锥细胞 拥有独立调整敏感度的能力
比如 在白炽灯下
S Cone受到的刺激小于M/L Cone
然后S Cone自动提高了敏感度 使得光最终看起来不那么橙
更简单的表现形式是
进入黑暗房间 随着视锥细胞敏感度上升 逐渐能看清一些
(不仅仅是瞳孔缩放允许更多光线进入的结果

Afterimage (负后像 / 与Adaptation相关
经由有色光刺激 产生Adaptation后
恢复到中性光 Adaptation未能立即恢复
导致暂时看到了 相对于中性光"缺失"的有色光
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加法互补关系 (不完全等于加法互补色
https://journals.sagepub.com/doi/10.1177/2041669520903553
Simultaneous Contrast (Itten的七种对比概念里就包含这个
观察到的颜色 受相邻色块影响的现象
http://www.huevaluechroma.com/035.php


(平面设计 加黑白隔离啥的 就是因为这个
(重要性完全不亚于恒常性视错觉 / 只不过机制较为简单易懂
(部分恒常性视错觉的例图 误用了Simultaneous Contrast的例图

Purkinje Phenomenon/普肯耶现象 (应该没有人不知道
暗视下 敏感度峰值偏移的现象
(可以简单理解为 夜晚穿绿色衣服比较显眼
Bezold–Brücke Shift
https://en.wikipedia.org/wiki/Bezold%E2%80%93Br%C3%BCcke_shift
感知色相与饱和度随着光线强度变化的现象
(Hue和Saturation 实际上应该与Brightness随动 / 假设Chromaticity不变
(相对简单的模型架构 根本无法展现这种随动关系 / 因为没有基于感知来定义
Abney Effect
https://en.wikipedia.org/wiki/Abney_effect

"单色光"与白光混合 感知色相偏移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