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弓、后裔与卷毛
视频 7.15 谈审美西化和知识安全
材料:
一尊雕像
视频中的主要观点:
在不论“西方伪史”的前提下,即使按西方历史、神话说的,这个雕像也不应该做成中国的开弓方式,而应该做成西方的开弓方式。
这种开弓方式,是中国的,西方自古没有。理由有三:
一、西方历史上的雕塑上没有这种开弓方式;
二、西方人管这叫“蒙古式开弓”,这意味着西方人见到蒙古人这样开弓才见到的;
三、中国有商周时候用以这样开弓的扳指文物。
西方的开弓方式是地中海式。二者主要区别:蒙古式,拇指拉弦;地中海式,食指中指环指拉弦。拇指拉弦力量大,能破甲,食指中指拉弦力量小,不能破甲。
up看到过蒙古的画像都不画蒙古式开弓。西方人的雕像雕上先进的蒙古式开弓,而蒙古的画上不画,up担心以后这种作品会被拿来作历史文化研究的依据,严重影响我们的知识安全。
视频 7.18 恳请某教授对中国传统射箭文化多一些尊重 (封面文字:可以不懂,但别糟蹋)
视频内容:
“这是一期临时加更的视频,原因是这两天私信一直有人在一条视频底下圈我,还有好多朋友私信提问。这期视频呢,算是对这些铁子们的回应。
“声明:对发布视频的教授,并不了解;而且赞同这位教授对警惕文化入侵,坚守中国文化等观点,这些观点也是我在之前的视频里强调的;不参与该视频里提到的西方伪史论的讨论;不否认教授学术水平,术业有专攻,一个在诸多领域颇有建树的教授对弓箭不了解是可以理解的。
“本视频只对教授关于弓箭方面的科普提出异议。引7.15张捷财经观察视频:雕像开弓的方式是中国的方式,西方自古没有,就算马上仿制西方的雕塑,仿制里头历史上有的雕塑,都不会有这样的方式。因为它开弓方式,西方管它叫蒙古式开弓,也就是西方人见到这种开弓方式,是蒙古人打到西方的时候。雕塑的手法是中国式吗?我不敢肯定。理由有二:中国历史太长;中国这么大,中国和欧洲差不多大。不敢肯定这种手法在历史上没出现过,这方面的研究也是众说纷纭。我们目前比较能够了解全面的,大体上是明清的射法。雕塑的手法身姿,和明清射法大相径庭。雕塑的扣弦手法,不是我们已知的中国式——明清式。这个雕塑的扣弦手法,类似西方人臆想的斯基泰人射法。引:西方人管这叫蒙古式开弓。这种方式在中国商周时代就有了。因为这种开弓要用到扳指。它的拉弦方式是大拇指拉弦,不是西方开弓的三指拉弦。西方那种叫地中海开弓,地中海开弓拉到脸颊,蒙古式开弓拉到耳后。这位教师把扳指戴反了,看得我尴尬癌犯了。蒙古式开弓是一个不严谨的说法,某种意义上是因为近代英美在射箭运动上的话语权导致的,这不是蒙古人给他们的印象,单纯就是他们骂人的话。教授所说的地中海射法,不是欧洲古代通用的射法,三指射法只在西欧尤其是英国流行。拇指开弓实际上在古代可以说是最优解了,东边的日本弓射法、西边的土耳其射法,都可以看到。东到日本,西到中欧地区,拇指射法都广泛存在,并非中国独有。但现有考古证据证明,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拇指开弓法的国家。接触匈人之前,罗马人从帕提亚人那里接触到拇指射法。罗马人自己的弓箭手也是拇指射法,有扳指出土。拇指扣弦与三指扣弦与拉距无关,英格兰长弓兵以三指大拉距闻名于世,中国古代在内的东方长期流行拇指小拉距射法,到明代,相对大的拉距才流行开来,土耳其等国家依然使用拇指小拉距。引:西方开多长?28英寸,71厘米左右。中国要多长?三尺,一米左右。开弓的时候,中国拉的比西方长的多。三尺测弓力见于汉代郑玄,具体测量方法已佚,即便和今天一样,把弓开到三尺测量弓力,汉尺24.5厘米,也就是73.5厘米。一米拉距的弓,不敢说不存在,只能说少之又少……”
太多了,不分析了,烦人。弓手up没怎么说从时间上开弓方式到底是欧洲的,还是中国的。总结一下,弓手up说:中国历史太长,中国太大,也许有过雕像中那样的开弓方式;雕塑的扣弦手法,类似西方人臆想的斯基泰人射法;蒙古式是蔑称;日本、土耳其有拇指射法;罗马人从帕提亚人那里接触到拇指射法,罗马人自己的弓箭手也是拇指射法,有扳指出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