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版《哥斯拉》军事装备解析

大家好,我是挖坑从来不填的还喜欢拖更的兔子,之前我写过三篇奇点军事解读,虽然质量我很满意,但阅读量实在惨淡,说实话这b站的专栏区真的太难混了,我以后可能会选择多平台更新 2014年版的《哥斯拉》呢走的还是现实流的,给人感觉就像是怪兽真的出现在了现实世界,像后面的怪兽之王和哥斯拉大战金刚,完全就是两个魔幻电影,我都没有去解析的热情。 ok,书归正传,让我们先从陆军武器开始 装甲车辆
这款运输卡车在片中多次出现,一眼就能看出来浓厚历史感,可以说在底盘上安个喀秋莎都没有任何违和感,实际上这款卡车就是美军在上世纪80年代装备的m923“大脚”5吨级卡车,可以用于物资,人员运输,火炮牵引,油料运输等。因为动力强大,皮实耐用,所以至今仍有一些m923卡车在役
在上图左下角的这辆装甲车,初看像是塔利班快乐车m1224防地雷反伏击车,然并卵,
m1224的底盘是4×4,而剧中甲车明显是6×6,所以让我们有请MRAP(防地雷反伏击)颜值最高的成员——corger“美洲狮”防雷车
“美洲狮”是美国为了应对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的治安战由ForceProtection公司以南非“卡斯皮尔”防雷车为基础研制的中型防地雷反伏击车辆。有4×4和6×6两种版本
(南非“卡斯皮尔”防雷车,被称为“防雷车的鼻祖”我国外贸的CS/ VP3也仿自这款) 因为美军大量装备的悍马装甲车防护力太差,很难抵御中东遍地的地雷和土炸弹(统称IED),所以美军为此大量采够MRAP(防雷反伏击缩写)车辆,如上文提到的m1224,“美洲狮”,“水牛”,“M-ATV” ,“凯门鳄”等。在“美洲狮”遭到的300次IED袭击中,但没有任何人员伤亡 “美洲狮”采用一台Caterpillar C7柴油机,最高时速每小时65英里,可以搭载两名机组人员和8名步兵,可以装配一台摇控武器站,m2hb12.7mm重机枪,m240通用机枪和mk17榴弹发射器,两侧设有射击孔,底盘采用防雷v字形底盘,可以抵抗9kg炸药以及7.62mm子弹直射。 因为“美洲狮”及其他MRAP的成功,美国后来又在南非卡斯皮尔的基础上研发了“水牛”MRAP,是世界上最大的防地雷反伏击车
因为美军在阿富汗和伊拉克陷入了长久的治安战泥潭,导致美军后来花费超过400亿美元,采购了近4万辆各型MPRA,在美军战略收缩后,很多MPRA因为运费比造价都高,所以很多就地销毁或者移交给阿联酋等中东亲美国家,当然也有很多被移交给了不怎么亲美的国家,例如——
(
经典永流传
)
左边这辆装甲车是美军的中流抵柱——m1226“斯特赖克”装甲运输车,港台将其译为“斯崔克”。斯特赖克以加拿大通用动力的LAV-3步战车为基础研发,而LAV-3则是以瑞士“食人鱼”为基础开发的,而美国海军陆战队装备的LAV-25步战车也是从食人鱼延伸过来的,就和上文的“美洲狮”和“水牛”一样,只能说论万国牌阿三只是图一乐,还是要看我阿美利加
(瑞士食人鱼)
加拿大lav—3
马润的lav-25 在上世纪90年代末,美军高层制订了建立可以全球部署的快速反应部队,要求在四天内部署一个旅,五天部署一个师。当然,这种轻型快反部队是完全不能和敌方陆军主力刚正面的,所以这种部队的投入是建立在美军掌握制空权的情况下(不愧是鹰酱) 之所以命名为“斯特赖克”是为了纪念两名美军士兵,一个是在二战中孤身俘虏200名德军并救出3名美国飞行员最后牺牲的上等兵斯图亚特·S·斯特赖克(美国版庞国兴了属于是),另一个则是在越战中为了掩护战友牺牲的罗伯特·F·斯特赖克上士 “斯特赖克”与其说是一款战车,倒不如说是一种改装平台,斯特赖克共有10种延伸型号,其中包括m1126运输型(ICV),m1127装甲侦察车(RV),m1128机动火炮系统(MGS),m1129自行迫击炮(MC),m1130装甲指挥车(CV),m1131炮兵观测车(FSV)等
为了能够通过空运快速部署,“斯特赖克”的全重仅为17.5吨,额定重量为20吨,c130可以运载一辆,c17可以运载3辆,而c5可以运载5辆,可以说非常符合美国军方的要求,而且拥有非常高的信息化水平 m1126运兵车型(简称ICV)装备一门摇控m2重机枪,一把m2407.62mm并列机枪,mk17榴弹发射器,采用一台350马力发动机,公路时速达100km,但因为重量太轻,导致防护力很弱,装甲为14.5mm的钢板和陶瓷复合装甲,基本只能防御14mm以下弹药和榴弹破片,其他改型除MGS外武器与ICV无异 后来美军又设立了7个以“斯特赖克”系列战车维主要武器的“斯特赖克旅级和战斗队”(简称SBCT),类似于我军的中型合成旅,每个“斯特赖克”旅拥有三个步兵营,一个骑兵营,一个工兵营,一个炮兵营和一个支援营。总计有3600余人,273辆各型斯特赖克,包括127辆m1126ICV,9辆m1128MGS,30辆m1129MC, 9辆m1134反坦克导弹车(ATGM),51辆侦察车(RV,CV,FSV等) 自2002年服役以来,“斯特赖克”参加了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和其他的海外维和行动,还出口到了泰国,委内瑞拉等20多个国家。美军目前共装备了4500余辆 但在伊拉克战争和在阿富汗的治安战中,斯特赖克也暴露出了极大的问题,首先防护力太弱,连中东的农家乐土炸弹都防不住,在出征中东前还需要在加一圈格栅网
虽然轮式装甲车本就不应该过度要求防护力。但斯特赖克的防护性即使在轮式装车当中也属于是下游,拿我国的09式步战车为例,09式的全重20吨左右,和斯特赖克差不多,但09式的正面装甲足以防御23mm机炮,虽然也不比斯特赖克强多少,但09式的价格只有斯特赖克的一半,
而且斯特赖克的发动机马力仅为350匹,像09式都有440匹马力,虽然美军后来换装了450匹马力底盘,但总重达到了20多吨,已经失去了机动优势,而且因为重心过高,马力太小,导致斯特赖克越野能力很差,极度依赖公路行驶
并且斯特赖克大部分型号装备的m2重机枪无论是火力,射程还是精度都无法满足作战需求,所以2015年后又换装了ex813 30mm机炮
因斯特赖克的种种问题,再加上美军战略思想的改变,导致很多型号都面临退役,改编和改装。例如m1128(MGS)突击炮
m1128是斯特赖克装备m68105mm线膛炮的版本,这门炮来自m1坦克,理论上可以击穿t72坦克的正面装甲。但虽然炮还行,但首先其他斯特赖克该有的缺点他都有,防护力差,越野能力差,这些缺陷对运兵车来说没什么,毕竟毛子的BTR比他更脆,但突击炮这玩意儿可是前线刚正面的,而且车顶上就一门;裸炮,连个炮塔都没有,这种生存力在轮式战车里也上不了台面的,而且自动装弹机故障率高,造价还高达700万~800万美金,几乎相当于一辆m1a1,所以美军仅装备142辆MGS后就将其停产(原计划每个SBCT装备27辆,被砍成了9辆),并且宣布要在今年将其退役,现在美军已经开始竞标新型步战车和轻型坦克了,而且因为欧洲局势的恶化,美军大有将斯特赖克改编入重装甲部队的想法
这个很明显了,m1,那么是哪种型号呢?首先这电影里的模型可以说是极度……简陋吧,这车体干净的和摸了鞋油似的,而且负重轮居然还tmd是六对?m1无论是任何型号都是七对轮好不。所有弹幕有人说这是拿巴顿改的,也有说拿百夫长改的。这里分析一下原型
(英国二战末期研制的百夫长主战坦克,又译逊邱伦,初期代号t41)
m46巴顿
m48巴顿
m60巴顿 我们可以看到,美系底盘的负重轮偏小,而且内凹的很厉害,所以很明显了,偏片中的m1底盘来自百夫长
而且不仅是负重轮有问题
大家看,m1系列的首上装甲都是像一张桌面几乎水平的
而片中的m1的首上则有一个很明显的坡度 再来看下炮塔
首先这炮塔不可能是m1a2的,m1a2的零件比较多,而且m1a2的收纳篮较大,炮塔整体也都非常大 再看m1系列
看,m1的炮塔就肉眼可见的小了,结合收纳篮和坦克炮的抽烟装置,着玩意儿应该连m1a1都不是,就是老m1的炮塔(道具组瞎做有啥好分析的)
(m1a1的120mm炮的抽烟装置靠后且粗)
(锦绣河山叙利亚~美军战士坐悍马~)
图中两种车都是美军的标志性装备,HMMWV悍马,HMMWV是(High Mobility Multi-purpose Wheeled Vehicle)高机动多用途轮式车辆的简称,越战后,美军为了追求拥有高机动性和高通用性的平台,于1979年立项研制了XM998,后来由通用动力公司负责生产,也就是悍马的初型m998 悍马系列的最高时速可达120km,全重5吨,最高载重2吨,有运输车,武器运载车,救护车等30多个改型,片中的只有运输车和武器运载车,但悍马的型号有几十种之多,这里就不辩认了
悍马的通用性是个很大的特点,可以搭载我们熟悉的m2重机枪,m60和m240通用机枪,陶式反坦克导弹,还可以搭载一些重型武器,包括但不限于m134多管重机枪,防空导弹
悍马系列卡车在1983年入侵巴拿马和1990年海湾战争中表现优异,美军迅速大量装备。但在1993年索马里维和行动中,悍马暴露出了防护性极其贫弱的缺点,索马里遍地的IED和rpg就不用说了,悍马连步枪子弹都很难防御,后来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治安战中美军大部分的伤亡都是在悍马中遭到袭击导致的。虽然重量轻,连c130都能运5辆,但防护性难以支持正面作战,只能说美国陆军的问题太大了,重的过重,轻的过轻,冷战时为了应对苏联的装甲集群,导致美国陆军的装备普遍过重,比如m1a2c都叠到70吨了,机动性差不说,对后勤保障也是个考验,而冷战后匆忙应对中东的治安战,又把大量资金浪费在各种轻量化反游击装备,导致美国陆军现在就属于是,重的运不过去,轻的打不过的尴尬地位,所以后来有了斯特赖克中型合成旅,但又因为价格过高导致只服役了7个旅的斯特赖克,又因为MGS的退役让斯特赖克旅几乎失去了正面攻监的能力,等同虚设 所以,美军近些年又研发LATV轻型联合战术车,和机动防护火力MPF轻型坦克
兔子毛都要被摸秃了(doge)
(哎这不屑里登吗?) ok,陆地装备篇就到这里,接下来还有空中装备篇,海上装备篇,单兵武器篇,吐槽艺画三体篇,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