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唯物辩证法大纲》4.3.1.1 事物内部的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

2023-11-23 14:41 作者:晦无  | 我要投稿

【本文转载自人民出版社1978年 仅供学习参考】


第三章 肯定否定规律

第一节 肯定和否定

1、事物内部的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


  肯定否定规律(即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对立统一规律的又一具体形态,这个规律表明,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而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

  事物内部包含着两种对立的因素: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肯定因素是决定事物性质的因素,是保持事物存在的因素,是事物的正面;否定因素则是同事物的性质相反的因素,是促使事物灭亡的因素,是事物的反面。事物发展趋势的前进性和前进道路的曲折性,就是由这两种因素的斗争决定的。

  事物的肯定因素,在事物刚刚产生的一段时间内,是促进事物发展的新生力量。这时整个事物处在上升时期,它的存在是必要的、合理的。但是,经过一定的时间,事物的肯定因素就会逐渐变成阻碍事物发展的衰朽力量。这时整个事物就进入了没落时期,它的存在就变成不必要的、不合理的,而终究要被新的事物所代替。例如历史上的奴隶主阶级、封建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在取得统治权力以前和取得统治权力以后的一段时间内,都曾经是革命者、先进者,它们所代表的社会制度的存在也是必要的、合理的。但是在随后的一段时间内,由于它们的对立面奴隶阶级、农民阶级和无产阶级逐渐壮大,同它们进行越来越厉害的斗争,它们就逐渐变成反动者、落后者,它们所代表的社会制度也变成了不必要的、不合理的,而终究要被新的社会制度所代替了。

  至于事物的否定因素,则有两种不同的情况。一种情况是,事物的否定因素代表着新的更高级的事物。这样的否定因素,在事物发展的全过程中自始至终是推动事物发展的新生力量。这种力量开始比较弱小,愈到后来就愈趋壮大;到了事物的肯定因素严重阻碍事物发展的时候,这种否定因素就必然要战胜肯定因素,否定旧事物而产生新事物,这时事物就前进了一步。例如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无产阶级,就是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具有革命性的否定因素。另一种情况是,事物的否定因素代表着已被战胜但还未被彻底消灭的旧事物的残余(它在已被否定的旧事物中曾居于肯定因素的地位)。这样的否定因素,则自始至终是阻碍事物发展的腐朽力量。在一定的条件下,这种否定因素也可能压倒事物的肯定因素,使整个事物回到较低级的状态去,这时事物就倒退了一步。例如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封建残余势力,社会主义社会中的资本主义势力,就是具有反动性的否定因素。革命的否定因素战胜肯定因素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反动的否定因素战胜肯定因素则只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暂时现象。

  在考察任何具体事物的时候,必须同时看到它的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如果看不到事物的肯定因素,就不能正确地把握事物当前的性质;如果看不到事物的否定因素,就不能正确地展望事物发展的前途。马克思说:辩证法“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1]毛泽东同志说:“我们必须学会全面地看问题,不但要看到事物的正面,也要看到它的反面。”[2]同时,在考察事物的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的时候,还应当根据它们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来决定我们对待它们的态度。如果它们对事物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就应当予以支持;如果它们对事物的发展起着阻碍作用,就应当予以反对。


注:

[1]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第24页。

[2] 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397页。

《唯物辩证法大纲》4.3.1.1 事物内部的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