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国卫星通信市场竞争格局及行业市场规模分析[图]

卫星通信是利用卫星中的转发器作为中继站,通过反射或转发无线电信号,实现两个或多个地球站之间的通信。卫星通信是现代通信技术与航天技术的结合,并用计算机对其进行控制的先进通信方式,是目前卫星技术最具产业化的应用方向,构成了卫星产业的最主要组成部分。卫星通信广泛应用于通信广播、数据传输、政府应急保障等方面,是信息化社会重要的基础设施。
在卫星通信系统中,卫星运行的轨道分为低轨、中轨和静止轨道三类。低轨卫星的轨道高度范围为500-1,500km,中轨卫星的轨道高度为10,000-20,000km,静止轨道卫星的轨道高度为35,786km。卫星通信系统可以划分为空间段和地面段。其中卫星空间段是整个通信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主要包括空间轨道中运行的通信卫星,以及对卫星进行跟踪、遥测及指令的地面测控和监测系统;卫星地面段则以用户主站为主体,包括用户终端、用户终端与用户主站连接的“陆地链路”以及用户主站与“陆地链路”相匹配的接口。
卫星通信系统

资料来源:共研产业咨询(共研网)
通信卫星运营行业是卫星通信行业的细分行业,也是卫星服务业的组成部分。通信卫星运营商通过运营管理通信卫星,为用户提供广播电视、通信、视频、数据等传输服务。2021年我国针对通信卫星共计进行了13次发射,共计发射通信卫星17颗。其中低轨道通信卫星(LEO)数量为11颗;高轨道同步通信卫星(GEO)数量为6颗。
2021年我国通信卫星发射数量分类型统计

资料来源:共研产业咨询(共研网)
国内卫星通信地面系统以军用为主,随着天通一号、中星16号陆续投入运营,我国民用卫星通信产业也开始起步。民用系统主要厂商包括中国卫星子公司航天恒星、中电科54所、华力创通等。另外,随着国内卫星互联网加速建设,部分军用通信设备厂商也开始加速在民用卫星通信领域的布局。
我国卫星制造水平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卫星制造水平的提升使得通信卫星运营商能够提供的通信容量不断增大,单位服务成本不断降低,也降低了用户的使用成本,卫星应用范围将大幅拓展,卫星通信的产业规模也将进一步扩大。
2016-2022年中国卫星通信市场规模走势

资料来源:共研产业咨询(共研网)
更多关于卫星通信行业的全面数据和深度分析,请搜索、收藏共研网,或者购买共研咨询独家发布的《2023-2029年中国卫星通信市场全景调查与投资战略咨询报告》。《2023-2029年中国卫星通信市场全景调查与投资战略咨询报告》为共研产业研究院自主研究发布的行业报告,是卫星通信领域的年度专题报告。《2023-2029年中国卫星通信市场全景调查与投资战略咨询报告》从卫星通信发展环境、市场运行态势、细分市场、区域市场、竞争格局等角度进行入手,分析卫星通信行业未来的市场走向,挖掘卫星通信行业的发展潜力,预测卫星通信行业的发展前景,助力卫星通信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