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接盘的育碧何去何从
2023开年,我们就经历了一场又一场游戏行业的乱战,不管是《鹅鸭杀》的突然爆红还是网易暴雪最终分手,这一切又一切都预示着2023年的游戏行业将会是精彩的,可有人欢喜有人愁,育碧就很发愁。

1月12日,育碧官方表示由于其最近发布的内容未达预期,正在尝试改变内部策略,包括取消三个正在开发的项目,以及《碧海黑帆》的又一次跳票,育碧表示由于宏观经济的恶化,引起了育碧对于经济前景的全面审视,为了更好的渡过寒冬,育碧将调整2023年的财报预期数据,据悉,此前的预估为60.42亿人民币,现在调整为52.78亿人民币。

这些东西是抽象的,但从这些数据中可以分析出育碧目前的情况不太顺遂,根据媒体爆料,目前育碧内部已经在倡导员工尽可能加班帮助公司渡过眼前困境,另一方面,育碧也在积极寻求收购,考虑到2022年开年大戏——微软收购动视暴雪,育碧可能盘算着“实在不行,找个人嫁了吧”,但抱歉,目前没有科技公司有意向收购,据业内人士爆料,这可能是因为育碧全球布局的大量工作室导致的,任何巨头收购育碧都要考虑到这些工作室所在国的法律风险以及它的盈利价值,假如是单纯收购法国育碧,获得的收益相当有限,而全盘吃下,又要走漫长的诉讼流程。

其实育碧当前的困境不是一蹴而就的,之前育碧游戏重新登录steam的时候,就有分析人士表示这代表了当前育碧处境不太妙,之后又有媒体爆出,育碧近几年尝试的服务型游戏几乎全部失败,而传统的3A游戏又受到公司策略调整的影响,极大地影响产能,导致游戏开发越来越慢,游戏产品越来越差。

举一个例子,《超猎都市》作为育碧旗下免费多人吃鸡游戏,在2022年4月28日“不得不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游戏停服了,可问题是该游戏运营仅20个月,游戏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更新的停滞和游戏内容的随大流还是主要方面,而这恰恰是育碧战略失败的一个缩影,育碧以往擅长的3A经验在服务型游戏领域毫无用处,育碧想要长期的流水,却无法耐心为作品填充服务,而他传统的玩家又不太接纳免费游戏,这就让育碧的免费游戏多少有点里外不是人,更可悲的是土豆厂的BUG一如既往。

纵观这几年的育碧发展,其实是一个不断去魅的过程,从2018年,大战维旺迪的热血,到2023年的心如死灰,育碧有义务也有必要为自己今日的状况买单,本质上,育碧和台湾的大宇资讯一样,都是单机游戏厂商转型网络游戏的失败者,不同的是,大宇船小好调头,可育碧不好转向,以至于如今,里外不是人,寻求收购都没有买主,这是过去谁也想不到的,或许当年育碧被迫出售也不是一件坏事,因为那样,我们看到的就是英雄壮志未酬而不是如今,英雄自寻死路。

只是希望,育碧还是能重整旗鼓,从目前的困顿中摆脱出来,毕竟万物皆虚,万事皆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