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宇宙本源——源质与能量(36):“大统一场电磁力部分——电磁力(中)”

2022-09-19 23:09 作者:芙娜F伊斯卡-Official  | 我要投稿

在我的上篇文章“大统一场电磁力部分——电磁力(上)”中,为了说明万有引力与电磁力的差别我提出了一个名为“自身能量循环”的概念,由于我最开始的文章撰写计划是直接对比万有引力与电磁力并说明它们同以“源质能量引力场”为基础形成然而表现形式却并不相同的原因,由于重点不在“自身能量循环”的概念,故而原本我并未打算对“自身能量循环”的概念进行详细的解释。但在我完成文章之后,我对我完成的文章进行了反复的阅读,认为如果不对“自身能量循环”的概念进行详细解释可能会使得读者对我接下来文章描述的概念理解困难,故现在本文于文章开头之初始优先对“自身能量循环”这一概念进行详细说明。

“自身能量循环”概念主要指的是原本属于某一个或某几个源质、能量、源质能量团组成的源质能量引力场系统中所含的能量、源质能量团(有时也可以包含一些源质)能否仅在该源质能量引力场系统影响下的一定范围内移动,并且在接下来很长很长的、甚至是在能被近似视为永恒的一段时间内不会脱离该系统影响下的三维区域边界,与此同时亦不会有任何来自系统外部的源质、能量、源质能量团进入该系统的影响的三维区域边界之中并对系统原有的源质、能量、源质能量团产生影响。

如果上述条件能够实现那么即便这个源质能量引力场系统内部所含的源质、能量、源质能量团可能因为自身形成的源质能量引力场的作用而发生相对位移,但由于该源质能量引力场系统中所含的源质、能量、源质能量团仍仅在自身系统所影响的范围内活动且维持总量恒定不变,故而可以被近似地视为不受系统外的源质、能量、源质能量团的影响,并称其为能够完成“自身的能量循环”。与之相对如果该系统内的能量以及源质能量团因为系统外的源质、能量、源质能量团的影响离开了该源质能量引力场系统亦或者是有系统外的源质、能量以及源质能量团进入了该系统之中改变了系统的源质、能量、源质能量团的总量及其空间分布结构,则该源质能量引力场系统被视为不能完成“自身的能量循环”,这个概念大致便是如此了。

对“自身的能量循环”进行讨论的一个重要意义在于,我认为无论天翻地覆海枯石烂这个宇宙永远恒定的一个原则是为能量永远守恒以及由我提出的“源质”这一物质中源质也永远守恒,然而客观地来说由于宇宙中能量、源质、源质能量团的分布不均,即使在宇宙范围内源质与能量永远守恒,在相比于宇宙很小的一部分限定区域之中源质与能量就有可能守恒亦或者是不守恒,而这守恒与否则决定了源质能量团系统具体表现电磁力还是万有引力。

以下图《33》-2的模型举例,在下图《33》-2的双源质能量团系统中双源质能量团系统所主要吸收能量的区域也即蓝色区域中所含能量虽然少部分源于双源质能量团系统自身,但绝大部分的能量源于系统外的源质能量团释放的能量或是游离于《33》-2的双源质能量团系统附近偶然被该双源质能量团系统捕获的原本不被约束的游离能量团块。在下图《33》-2的双源质能量团系统中双源质能量团系统所主要释放能量的区域也即绿色区域中所含能量虽然少部分会回归双源质能量团系统自身,但绝大多数能量会脱离双源质能量团系统所含的源质释放的源质引力的束缚,成为几乎不被甚至是完全不被双源质能量团系统控制和影响游离能量直到被其他源质或是源质能量团吸引和束缚,亦或是直接被弹射到其他源质以及源质能量团影响控制的区域当中。

基于以上之分析与判断,认为图《33》-2的双源质能量团系统不能完成自身能量循环。

《33》-2

在上图《33》-2的模型中双源质能量团系统中属于源质能量团的的源质的存在范围均比较集中,因此接下来我们讨论能够完成“自身能量循环”的模型也即形成电磁力基础的电磁力源质能量团,如下图《22》-8:

《22》-8

还有《24》-1:

《24》-1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以上图《22》-8与《24》-1为核心论述了与磁力以及磁场形成,在这些文章中我特别地说明了磁力是如何形成以及在磁场源质能量团中能量究竟如何循环与流动,因此在本文中我不再对这些内容进行过多赘述了。

由于在一个磁场源质能量团中满足源质能量引力场系统中所含的源质、能量、源质能量团仍仅在自身系统所影响的范围内活动且维持总量恒定不变,故而可以被近似地视为不受系统外的源质、能量、源质能量团的影响,因此称电磁力源质能量团能够完成“自身的能量循环”。

然后我们来重点说明一下电磁力源质能量团和万有引力的双源质能量团系统形成差别的原因。

我认为电磁力源质能量团是一种较为特殊的万有引力复数源质能量团系统,在一个非常普遍的表现出万有引力效应的复数源质能量团系统中,如果该源质能量团系统满足:“源质能量团所含的源质释放的源质引力在经过其能量覆膜所含能量的源质引力削弱效果削弱之后仍强于系统外的源质或是源质能量释放的源质引力并因此可以吸引周围游离的能量且能够生成至少两层的稳定的强核力能量覆膜”此时一个互相表现出万有引力的系统便能够完成自身的能量循环并由此转变成一个表现电磁力的系统。

在对电磁力系统进行分析时,我们可以由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万有引力系统形成电磁力系统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如下:

1,系统内的源质所释放的源质引力在经过系统内所含能量的源质引力削弱效果的削弱后仍必须具有对系统外的环境存在较强的引力作用效果——因为较强的源质引力作用效果是强核力能量覆膜形成的基础,如果源质引力作用效果不够强则不能形成足以将两个及以上源质能量团稳定地结合在一起的能量覆膜,那么它们就不具备自身的能量循环流动的基础也不会形成电磁力系统。

2,系统内的能量较多且这些能量至少能够形成包覆两个及以上源质能量团两层或更多层的能量覆膜——因为电磁力的能量流动通常表现为其相对较内层能量覆膜所含能量在其各方向受力最不平衡的位置由其内层能量覆膜流向外层,而其外层能量覆膜所含能量在其源质引力效果最强的位置由其外层流向较内层,故而如果含多个源质能量团的大源质能量团的强核力能量覆膜少于两层,则其能量稳定的循环途径会被破坏,电磁力也不会形成。

3,电磁力系统必须与系统外的源质能量引力场达成相对的平衡——否则源质及能量会流入或是流出系统改变系统内的源质能量比例及其排布结构并最终破坏电磁力的能量流动循环途径最终破坏电磁力系统而变成普通的万有引力系统。

以上就是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了,下篇结合电磁力——静电力公式讲讲为什么万有引力基本只表现引力,但电磁力即有引力也有斥力来作为这些统一场内容的收尾,之后我在讲一些源质能量引力场体系下,统一场的一些重要或是知名现象,这其中的一部分包括爱因斯坦所谓的——质量促使空间弯曲的本质——太阳附近的光弯曲——太阳附近的极高能量干扰了进入“太阳源质能量团”外层能量覆膜的光子的正常移动途径并使得该途径偏折这一类的内容,我个人非常不认可爱因斯坦对于质量促使时空弯曲的描述,所以我会用我的源质能量引力场体系对这些内容另作解释。

在弄完这些东西以后对于广义相对论、狭义相对论有关的内容的说明应该可以被视为大致的完成之后我考虑一下是把我原本归属于应用篇的黑洞及黑洞基础上的永动机说明完毕,还是按照最早最早计划中的顺序先把量子力学的这一块的内容先讲了,有一说一,我认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里面的错误部分基本上也就时间的存在还有质量使得时空扭曲、光速恒定一类的内容了,什么光速恒定说白了就是在“太阳系源质能量引力场”中能量释放的瞬时速率基本维持恒定罢了(特殊情况下不恒定,也即特殊情况下光速变速早就被证实了,啊,对了为啥光被视为能量释放速度——光子与能量的关系之后会说),但是量子力学部分的错误就多了去了,什么观测瓦解波函数,什么观测确定存在之类的,因为错误实在太多太多,对我而言我觉得值得一说的内容不少,所以最近又突然想把黑洞部分挂着讲量子力学了,嘛,当然,其实我还没决定,只是有这个想法,我先考虑考虑再决定先说什么吧(前不久心血来潮突然想参加科幻征文,然后把我的一部分黑洞和永动机一块的理论拿去写小说了,结果很多讨论的顺序都乱掉了,我慢慢考虑怎么收拾这些问题吧)。

宇宙本源——源质与能量(36):“大统一场电磁力部分——电磁力(中)”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