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N 独家 | 专访《FIFA 21》中文解说苏东 & 王涛

足球游戏加入中文解说,对国内的玩家来说已经不算新鲜事儿。无论是早年玩家熟悉的王涛自制的中文解说,还是从 2016 年开始官方正式制作的中文解说,这些年来一直都陪伴着球迷玩家度过每一个没有赛事的夜晚。
但今年对于国内的足球游戏玩家来说,又是一个惊喜之年。作为市场上足球游戏扛鼎大作之一的《FIFA 21》系列首次加入了普通话足球解说音轨,而担当解说的除了早已陪伴玩家多年的王涛之外,还有第一次参与到足球游戏解说的,以一招「苏东吼」名扬天下的著名足球解说评论员 —— 苏东。

1.
苏东早年曾在国家体委做翻译,还参与过 1990 年北京亚运会的筹备工作,后去美国留学。在留学期间,无意中看到 ESPN 正在招募比赛解说员,于是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投去简历应聘,没想到居然最终从数千名应聘者里脱颖而出,成为唯一一名通过面试的应聘者。
「坦白说我当时也不知道有这么多人竞争,要当时知道有这么多人我可能就不去了,现在想来能最终入选可能是我在国家体委的工作经历起了很大作用。」聊起这段经历,苏东显得非常谦逊。加入 ESPN 后,苏东会经常面临一些紧急任务,「当时在 ESPN 有一档叫『Sports Center』的节目,我的老板把这个节目交给我翻译成中文,经常就是扔过来几十页的解说词,然后只有三四个小时的时间来处理,我也只能硬着头皮上。」
苏东说这节目内容包罗万象,对于足球篮球这类大众项目还好说,有时候会遇到例如美式摔跤或者板球这种国内观众并不熟悉的项目,里面有很多专业术语也没有标准的中文官方翻译,苏东还会经常去请教以前在国家体委的同事。但等到工作逐渐熟悉上手后,这类节目的解说基本就不再需要翻译英文稿,苏东靠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就完全能应付了。
虽然做了多年足球比赛解说,但给足球游戏做解说配音,对苏东来说是完完全全的第一次。「最开始是 EA 通过我的一个朋友联系到我,问我有没有兴趣来做足球游戏的解说,我其实一开始是不太愿意的,因为我真的不太懂游戏。」说到这里,苏东指了指身边的王涛,「但我很多朋友有在玩这个带中文解说的足球游戏,包括有我以前节目里解说的声音,我知道这件事的始作俑者是他。」
王涛笑了,解释道,「这件事其实是这样,有您声音解说的那个版本其实不是我做的,那是因为正好那两年我比较忙,没有时间做这个,于是有网友就自己动手,把很多著名足球解说员的声音给导进去。」王涛做足球游戏中文解说这件事最早可以追溯到 2005 年,当时他完全是出于个人兴趣,也没有任何官方支持,在论坛网友的帮助下,大家一起合伙攒出了第一个带有中文解说的足球游戏,这段经历早已被广大足球游戏玩家所熟知。
足球比赛解说,和足球游戏解说,看上去好像是同一件事,但对苏东来说,却感觉隔行如隔山,「因为在我这么多年足球解说生涯里,从来没有看不到比赛画面但要对着提词板解说的,所以刚开始的两天我怎么说都感觉不对,我甚至还让工作人员修改了一些字词,但后来发现其实是我自己的问题。」

这样的「解说」对苏东来说怎么也找不到感觉,他不得不强迫自己进入到「比赛节奏」中。苏东让工作人员把所有他需要配的词打印出来拿回家,然后自己脑补比赛画面在家里对着台本练习。但后来他发现这并不是什么好办法,因为真正的比赛解说是连贯的,且只有两支队伍的对抗。但台本却不是这样,「比如上一句还在说申花对上港,下一句就要说皇马对曼联了,这样的画面我实在没法脑补出来。」
而王涛在面对这种情况时就显得经验丰富多了,在真正的足球解说方面,苏东无疑要比王涛干练得多,但在游戏足球解说方面,王涛就可以带着苏东尽快进入节奏。「这次给《FIFA 21》做解说,和以往相比还有个最大的不同,就是我们俩一起来录音的时间多了很多。」
以前无论是自己录制还是官方录制,王涛几乎都是单干,再通过后期将解说员和评论员的声音合成到一起,所以有时候听起来两个人就是在各说各的。「但这次真的不一样,我们前后录了有半年,光是两个人在一起录制的时间可能加起来就有三四个月。」
苏东对于这样两个人搭档起来录制的感觉会更加好,「游戏足球解说其实本来也是他一句我一句,理论上来说是可以通过后期来合成的,但我们俩一起来录制,就能更快找到『说球』的感觉,两个人的情绪会相互感染,比赛解说的感觉一下子就出来了。」
2.
游戏发售后,玩家对于这次《FIFA 21》的中文解说基本是一致好评,但也有玩家略觉得遗憾的是,因为这次解说是王涛主讲,苏东相当于是评论嘉宾,所以相对而言苏东的台词量偏少,而且也听不到那句名扬天下的「苏东吼」—— 「射门门门门门~~~~~!」
苏东对此非常谦虚,「这个和真正的比赛解说还是不太一样,如果是真的解说足球,我有信心可以当 A 角儿,王涛来做嘉宾,因为我有这个自信可以把控解说的节奏。但这个游戏足球解说真的是隔行如隔山,王涛经验丰富,肯定是让他来牵头,我其实就算是在 B 角儿的位置上,依然还有一些陌生感,不够自信,毕竟我是第一次。」
《FIFA 21》中文解说录制工作开始的时间比任何人想象得都要早,王涛记得大概在 2019 年的六七月份就开始了,然后一直到 2020 年的四月份才结束。「之所以持续了大半年时间,一方面是因为台词是分批翻译过来的,另一方面因为我和东哥都比较忙,遇到需要我们俩一起录制的时候,还要凑我们俩都在一起的档期,再加上也会出现重录的情况,所以 EA 方面还是留出了很大的时间余量。」
EA 在《FIFA 21》中文解说工作上的专业程度也远超王涛以往的经验,「他们的工作比以前足球游戏解说要细致和严谨得多,比如我们录完之后,他们会马上拿回去放到比赛画面里去试听,有时候觉得配合不太好就会让我们重录。另外还有同样一句话,可能会要求我们用不同的情绪和语腔语调来录制十次,然后去选出最适合比赛场景的那么几句。」
对于第一次做足球游戏解说的苏东来说,就有更多让他觉得新鲜有趣的东西了。他印象最深的是有一句「(队名)这场比赛踢的非常艰苦,但最终还是赢得了比赛」,这句话如果正常语速也就是两三秒钟就说完了,但是游戏里这个场景需要持续 35 秒,所以剩下的时间就得靠自己发挥来撑满时间线,「我得自己编词儿,还不能太重复,否则就像复读机一样,有那么两三天都在录这个东西,比较痛苦。」苏东笑着说。
王涛在这次录制里也收获了很多以前不一样的经验,「最大的一个区别是,《FIFA 21》里完整收录了中超联赛的所有国内球队,不像以前只有一个亚冠里的四支参赛队,我以前从来没有录制过这么多中国球队和中国球员的名字,感觉非常亲切。」而苏东对这种中超球队并不陌生,但他也觉得有些压力,「正是因为是国内球队,所以遇到上面说的需要编词儿的情形,就要更加小心,不能乱说,否则国内球迷可能不乐意了。」
3.
苏东虽然平时不怎么玩游戏,但他也知道 PS5 将在下个月发售,他说等最新的主机出了,会拿来玩玩《FIFA 21》听听自己和王涛的解说。「但我有很多朋友玩游戏,他们会录一些有我和王涛解说的游戏画面给我看,听完之后我其实感觉还是有很多遗憾和不完美的地方,对我来说最关键的问题还是缺乏一个足够真实的比赛场景,能让我有更多身临其境的发挥。」
无论是网上的玩家还是苏东身边的朋友,对他这次的发挥都给出了很不错的评价,尤其是王涛对苏东第一次参与这种类型的解说就能有这样的发挥赞不绝口,「这次的工作量是以前不可同日而语的,之前那个足球游戏的解说词大概有一万三千句左右,但这次录制的量是六万九千多句。东哥虽然是评论嘉宾,但他的台词也有两万多句,这个台词量是非常惊人的。」
不过这个台词量对苏东来说其实也就是小菜一碟,「我知道这个游戏的时长换算成真实时间也就十来二十分钟,但我平时解说足球比赛都是 90 分钟起不带停的,像个话痨一样。」但也有一些不太一样的地方是,比如游戏里的球员名字需要录制的大概有五六千个,其中还有一两千个明星球员需要用不同的语气来念出来,苏东说录制这个部分的时候「感觉真的要睡着了(笑)」。

即使是经历过多年足球游戏解说的王涛在面对这种情况也觉得有些疲劳,「比如有些人名你要录制全名,还要录制昵称,然后他们的技术动作要在不同场景下发挥出不同的语气,而即使是同一个技术动作在不同球员的发挥下也要试图念出不一样的感觉。」王涛说,录音棚里有个沙发,他经常在录了一两个小时后就要求去沙发躺一下,「录音师也很开心,因为这样他也能休息会儿。」
而这次《FIFA 21》里丰富的版权内容也让王涛感到特别吃惊,「之前的游戏解说里因为版权的原因,很多球队还有球员是没有名字的。但这次版权覆盖之全面,我自认为在足球方面还是很专业的,但也看到了一些平时可能没有注意过的球队、球员甚至杯赛的名字。另外还有就是比赛以外的台词,比如某个球员的背景介绍,或者两支球队以往的交锋记录,等等这类内容的丰富程度也是之前所无法比拟的。」
在完成了全部的录制工作后,苏东和王涛都感觉卸下了一个重担,松了一口气。但游戏发售后获得的好评更让苏东感到意外,「我本来觉得这不就是个游戏嘛,但玩家的反响居然这么大,难怪王涛这么红!」这次的经历让苏东对游戏有了新的认识,不仅仅是因为自己的声音出现在游戏里,更多是看到足球游戏进化到这样的高度,让他非常惊讶。
谈及到足球游戏解说进化的方向,苏东觉得以后应该可以加入更多细节化个性化的解说,例如明星球员的标志性动作等等。王涛对此就有更多的期待,「我觉得未来技术的进步会带来一些革命性的变化,比如人工智能语音采集技术,可以通过学习解说员的语腔语调来自行合成,一方面可以降低一些工作量,另一方面可以让很多经典解说员的声音重现在游戏里,甚至可以让玩家自行选择喜欢的解说,就像现在导航软件里选择自己喜欢的导航语音一样,但这个可能需要好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4.
苏东和王涛将从下个月开始录制《FIFA 22》的中文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