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

2023-07-13 22:45 作者:北冥友瑜  | 我要投稿

今天读完了被讨厌的勇气,老实说,我读这本书断断续续,中间几度放弃。颇有一种,所有字都认识,连起来就是看不懂的意味,不知道张无忌在练习张三丰的新太极拳,所谓的全都忘了等于悟了的境界,是不是一种体验。


    有人说,读完一本书,不去刻意记忆什么,脑海中留下最深的印象的观点或方法论便是你真正关联自身经历学到的真实记忆点。如果迷迷糊糊,毫无记忆,不要去死记硬背,说明某段知识对你毫无启发,无法让你关联自身,深入浅出。


    不说废话,植入主题,我读完这本书,脑海里还剩下的几个比较深刻的知识点如下:


    1.阿德勒心理学走的是目的论否定弗洛伊德的原因论。

     对应现实:你喜欢奖励自己这件事,阿德勒会说,那是你的基因本能就喜欢以奖励自己获取愉悦。你如果不想奖励自己,你就改变你的目的,利用其他方式取代行为,目的都是为了愉悦,读书运动的愉悦和看美女奖励自己的愉悦本质上没有区别,也许存在量的区别。可能你看到真心喜欢的书,才能等同于奖励自己。 

    弗洛伊德会说:你想奖励自己是因为你过去奖励自己,你小时候过度早熟,提前觉醒性的本能,本能成为习惯,所以你要改变这种行为,要去回应面对你内心最初的冲动的源头。


    哈哈,一个是我思故我在,一个是因果循环。颇有点这个意味。 


2.个体分离的工具论


    人的一切烦恼来源于人际关系,快乐也一样,分析一件事情,需要分析这件事件作出决定后由谁承担后果,谁承担便是谁的课题。个体分离倡导:我们专注于完成自己的课题,不让干涉他人的课题会被他人干涉课题,便能获取做事的勇气与决断。


    类似于,我喜欢你是我的事,你喜不喜欢我是你的事,我做好我的事,你做好你的事。在二者之间划上一条竖线,隔壁二者的课题。我获得做事决断的勇气,你获得反馈选择的权力。我们都对自己的人生的课题负责任了,不被世俗外界他人所干涉,便也不会坠入他人即地狱的尬尴境地。


 3.人生是连续的刹那


    总结:每个人的人生都像一处舞台剧,每个人注意力都像舞台上的聚光灯,当我们将注意力灌注在自身而不是观众的时候,我们便可以活在真实的当下,设定目标,朝着目标,每时每刻翩翩起舞,不知不觉踩到目标的位置。


    我个人比较浅薄,解读解释也比较浅薄,不过浅薄的事情有浅薄的好处。输出自己观点,无论对错,我仿佛成了张无忌,当名叫人生的张三丰问我,还记得多少,我可以自信的说全忘了,因为所谓的外道知识,已经揉入日常呼吸举止,无论何时何处都透露出知行一体的意味。无知无行却也返璞归真。一举一动合乎知行。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