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数据说话:央企是否在专利发明中引领示范

2023-07-20 15:32 作者:Patentics专利检索  | 我要投稿

指标描述:

申请量: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且已经公开的发明专利的申请量

专利度:发明专利的权利要求个数,原则上数量越多代表保护范围更宽广,更有利

特征度:独立权利要求1中实体词的个数,同一词汇不重复计算,原则上数量越大反而导致保护范围不佳,数量太小,专利权不稳定,容易被驳回或无效掉,通过大量分析发现特征度是一个正态分布态势,数值在个范围内为最优。

被引用度:类似论文的被引用,数字越大相对代表该专利被关注的多,价值高

同族度:代表基于同一优先权的去往各个国家/地区的专利布局,数量大为优,代表全球布局能力

具体数据分析企业为所有申请主体的性质为企业的,其中包含央企;央企为国资委名录对应的央企集团,包含其下属一二三四级子公司。

基于上述基础我们从数据的实际角度看一下央企这个我国的领军主体是否在发明专利的申请行为上有引领示范效应。

第一部分:申请量

申请量比较显然不是比谁多,企业本身包含了央企,数量上当然是没有悬念的,两者的比较更多的在于一种趋势性的比较,显然央企在整个曲线上更平顺,没有陡峭的增长,这一点我们愿意解读为“计划性”。是的,从这个曲线上可以认为央企是一个更有计划性的群体代表,任何事物,包括专利申请量,我们国人印象中都是存在一个陡峭的增长时间段的,但是央企虽然增长了,但是并不陡峭,因此背后却体现了其计划性更强的特点。

第二部分:专利度

这张图事实上是信息含量非常高的一张图,我们可以看到作为企业的专利度的顶点对应的横坐标就是我国入市的时间,那么这个数值显然背后是由于大量的外企进入中国市场布局专利所产生的。后期这个整体数值的快速衰落下降其实就是我国大量专利“注水”,质量不高数量众多,一下拉低了平均值。那么央企确实再次体现出了“计划性”,四平八稳稳步增长,其实是一路向优的,两者的曲线也最后都指向了一个数值,那就是10,10项权利要求是基础费用,没有额外收费,显然这个制度所带来的对应的数据指标也是有指向性,什么时候我国的专利整体统计指标能显著超过10这个数值,那么我国的专利质量以及申请专利背后的源生驱动因素都会是一个全新的提升。

第三部分:特征度

企在上,企业在下,数值却不是越大越好,我们通过全部中国专利进行大数据分析,特征度的正态分布图看出20个左右特征词为最优,数据背后可见,央企对专利质量的把控水平相当高的,可谓是示范性专利质量把控。


第四部分:被引用度

数据不会说谎,央企纵跨时间线确实有更好的被引用度,那么原则上央企的发明专利确实会是更有技术含量,所以才会被关注,当然后期虽然领先,但是显然随着数量注水过多,那么平均值是一路下降,已经有些不堪。停止无意义的追数量,出手精品才是回头是岸。

第五部分:同族度

这张数据也是非常的具有启发性,早期企业整体的同族数据显然是外企带来的,迄今为止,如果我们定位目标是那些跨国公司集团,那么同族度依然是这个水平,这也是反映了轰轰烈烈的30年全球化进程。但是同样的问题,我国专利大部分是否有用,从这张同族度的图上就能非常看到,当然我们说不出国也不代表专利在国内市场就没用,国内相互诉讼专利现在也是家常便饭。但是所谓的海外市场竞争力,央企显然在这里谈不上什么引领示范。

当然我们这个海外布局专利也不是说表面上那么简单,第一央企的主营主业涉及国家民生,大国重器,聚焦的就是国内,无可厚非;第二,咱说事实上专利也不能完全和企业真正的海外业务划等号,这个真正干活儿的肯定比谁都明白这个道理。但是刚好这个数据也是挑战了大家的认知,如果海外干活儿其实也不需要专利,那么专利到底什么时候需要,什么时候不需要,什么应该有专利,什么没必要,申请后如何发挥作用,为什么每年要交维持费。相信中国专利已经狂奔了20年,央企集团不可能心里没有答案。数据不会说谎,数据发人深思,希望今天的数据对大家有帮助!

数据获得与处理

检索式:antype/央企 and na/1 and db/cnapp

检索式:antype/企业 and na/1 and db/cnapp

数据处理:

进入分类器右键选择大数据,然后选择申请日,跳出后写入1984:2024,点击确定即可。

需要客户端试用以及对应客户端cls文件者,请联系客服。


数据说话:央企是否在专利发明中引领示范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