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 WF-1000XM5 体验:实至名归的年度降噪&音质标杆
这些年,可以冠以“革新”头衔的电子产品似乎屈指可数,除了我们几乎每天形影不离的手机以外,耳机应该称得上是形态变化最大的电子产品之一了。确实,自打真无线耳机的横空出世以外,各品牌的产品犹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无论是传统音频大厂,还是初出茅庐的新兴品牌,似乎都在这场音频竞技狂欢中谋求新机遇。
而有着数十年音频研发技术沉淀的索尼,同样用引领流媒体聆听进入高音质的新时代的理念,打造出了一系列优质的真无线耳机单品,其中最新亮相的索尼 WF-1000XM5 正是索尼真无线耳机品类产品中的旗舰代表,我这次抱着兴奋且好奇的心理,对这款产品进行一次体验分享,给予那些持币观望的小伙伴一份有价值的参考。
更小巧,无碍它变得更优秀

对于索尼贯彻环保理念的坚决态度,在索尼 WF-1000XM5 产品上又得到了一次充分的体现,不同于部分公司只会在一部分比例上选用环保材料,索尼 WF-1000XM5 的整个包装采用了 100% 的专利可持续原生混合材料(Original Blended Material),这些材料均可在自然界被轻松溯源,例如天然的竹子、甘蔗纤维和消费后再生纸制成,完全不用担心包装会对环境造成二次负担。

事实上,除了包装盒做到了 100% 的可持续原生混合材料打造以外,其实索尼 WF-1000XM5 产品本身就采用了不少回收塑料打造,要知道回收材料打造的产品其实对于成本的把控是越不利的,而索尼早在 2010 年就提出“走向零负荷”的目标与使命,这一点确实值得更多科技公司的跟进与学习。

(本照片出镜产品:索尼 NW-A306 播放器、索尼 WF-1000XM5)
如果把注意力重新集中至产品本身,索尼 WF-1000XM5 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变小了”,即便在没有 WF-1000XM4 的对比衬托之下,仍然能察觉到索尼 WF-1000XM5 在体积紧凑把控能力上的又一次精进,对比WF-1000XM4产品整体的体积相比WF-1000XM3已经缩小了夸张的约 40% 之后,索尼 WF-1000XM5 又实现了比WF-1000XM4减小了约 25%,耳机主体也从 7.3 克减少至 5.9 克左右,实属是一次非常彻底的轻量化升级。

拥有更小巧体积的索尼 WF-1000XM5,除了拥有更好的便携性以外,耳机主体的缩小和减重带来的最直观优势就是佩戴舒适性的提升,较大程度地减少了耳机佩戴所产生的异物感。以我的主观体验而言,索尼 WF-1000XM5 的豆状形态的圆润设计相对亲肌,恰到好处的耳机耳壳尺寸,久戴也不会对耳甲腔区域造成压迫感,而外耳道的舒适性就非常取决于自己是否挑选到最称心如意的耳塞。

提及耳塞,这一次索尼专门为 WF-1000XM5 打造了四套全新设计的聚氨酯泡沫材料降噪隔音耳塞,这种材料多用于对降噪要求相对苛刻的降噪耳塞,这是一种具有慢回弹、柔软、透气和贴合耳道的材料,此外,这次还新加入的 SS 号耳塞可满足小耳道用户的佩戴需求,索尼 WF-1000XM5 通过这套耳塞给予了用户佩戴舒适性上的优势,也在被动降噪能力上实现了降噪能力的加码,为整个耳机的全面降噪能力带来了正面效果。
降噪 + 音质双王者诞生记
索尼 WF-1000XM5 并没有纯粹为了小和舒适而对性能有所妥协,反而进行了一次全面升级!本以为索尼 WF-1000XM4 已经是触达真无线耳机降噪能力天花板水平,可这次索尼 WF-1000XM5 搭载了新一代 HD 降噪处理器 QN2e + 新一代高性能集成处理器 V2 + 全新内外双反馈麦克风新的降噪硬件阵容。

如我刚才说过,全新研发、适配性更广的降噪隔音耳塞在隔绝高频噪音上起到了正面作用,再配合主动降噪的提升,使整体的降噪深度对比前代产品提升约 20%。按照我这段时间在地铁、高铁、飞机三大高频噪音显著的交通场景中,发现索尼 WF-1000XM5 对于高频噪音的抑制表现非常出众,实测开启五分之二的音量大小情况下,外界噪音基本对耳机音频的聆听干扰也更少,就像以往一些音乐中零碎的伴奏细节也能得到了还原,而在游戏中的脚步声也更容易被正常接收,让听众更能专注于聆听设备的影音内容本身。

不仅在高频噪音的抑制上出类拔萃,对于生活中常见的中低频噪音,索尼 WF-1000XM5的表现就更不在话下,实测在室内面对旁人对话和机械键盘的噪音时,索尼 WF-1000XM5 在三分之一的音量下已经可以较好地掩盖这些声音的侵入,让用户可以沉浸在耳机的音频世界中。与此同时,在户外环境时,索尼 WF-1000XM5 则需要稍微提高音量,以此更高地抵消户外相对繁多的各种声音,甚至像小孩哭闹声也能有着相对出色的外部噪音抑制。换作是几年前,我完全不敢想象一款真无线耳机的降噪水平可以达到这般的降噪高度。

在公共场合下,可以发现在户外咖啡厅的外放音响音乐和旁人的谈话声均可以有效抑制,在这种相对复杂的场景下,我也尝试使用索尼 WF-1000XM5 进行了不少于三次的通话质量测试,按照电话另一头的朋友反馈,整个通话过程丝毫完全没有察觉到我身处热闹的咖啡厅,因为我即便只是用耳语般的声音大小,对方也能听到相对清晰、自然、无杂音的声音。

在我看来,这款耳机的出众拾音能力是索尼在软硬协同下的成果,硬件上拥有新一代双反馈麦克风与六麦克风系统,再搭配骨传导拾音技术、DNN 深度神经网络学习技术的相互结合,才能呈现出上述这般强悍的高质量通话能力,较大程度地迎合了对耳机通话要求较高的商务人群。

如果说索尼 WF-1000XM5 降噪能力和通话能力已经走在第一阶梯,那么这款耳机对于风噪抑制表现又是同级别产品中的标杆水平,通过多达 6 个麦克风的相互配合,其中被用金色点缀的高亮麦克风孔洞就是风噪降低结构中的一大功臣,它的存在就是专门收集环境噪音,即便面对户外较大风量的直吹,也能降低风噪对于耳机内的音频干扰。因此,索尼声学工程师们着实把真无线耳机的风噪抑制拔高至新高度,基本成功消除了主动降噪耳机遇风即破局的尴尬情况。
标杆降噪之下,更有出众音质
依托于强大的降噪水平,索尼 WF-1000XM5 在音质的发挥空间自然也更大了。对于声学表现的提升,从索尼 WF-1000XM5 搭载了全新设计的“8.4mm驱动单元 X” 可以窥见,这款驱动单元带来了可观的澎湃低频表现,一定程度上又与主动降噪起到了相辅相成的效果,以此让我获得了听感上的惊喜。

通过使用索尼 NW-A306 (上图左)专业音乐播放器与索尼 WF-1000XM5 的搭配组合,欣赏 Alexer Lyton《Shadow of the Sun》前半段女声时,凭借索尼 WF-1000XM5 足够纯净无明显底噪的干净声音表现力,给我呈现出了一种空灵且温柔的听感体验,在中半段的鼓声介入时,低频量感的涌入没有对人声造成声音上的叠加干预,高频和低频之间的衔接顺畅,这样的三频层次感的分离度确实让我颇为惊喜。
当然,索尼 NW-A306作为一款专业向的音频设备,其凭借 S-Master HX 全数字放大器,带来了普通手机望尘莫及的音频解析力,再为追求高音质而进行的电路优化,它与索尼 WF-1000XM5 所组成的音频组合,可以实现了“ 1+1 > 2 ”的非凡音质呈现。


索尼 WF-1000XM5 在声学上的进步,我认为可以归功于多项特性升级和加持的结果,其中 8.4mm 驱动单元 X 采用的全新圆顶-边缘分离材料结构就起到了减少失真和声音纯净度的优势,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在刚才的听感中可以听到不俗的三频分离度。与此同时,在欣赏蔡依林《亲爱的对象》时,人声+钢琴高音区+钢琴低音区的复杂部分,即便是后来介入的鼓声,可以发现这款耳机仍然可以带来很从容的瞬态响应表现。
除此,面对泰勒·斯威夫特、Bon Iver《exile》一曲时,索尼 WF-1000XM5 对于两位歌手的音色出色还原,其中泰勒·斯威夫特抒情中音清晰且自然地传达出来,为整首歌的频谱增添了层次感和细腻度。索尼通过对驱动单元 X 的全新圆顶和边缘分离结构的选材升级,使 WF-1000XM5 在频响范围、失真、低频和声音动态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正面作用,例如中频比较温润,人声自然醇厚。

为了让用户获得最佳的空间音频技术听感体验,索尼专门在 Headphones Connect APP 中的 360 Reality Audio (360 临场音效)功能推出了“分析耳形”、“优化您的智能手机”、“优化应用”三项功能。


通过一系列的优化操作后,我开启 360 Reality Audio Live APP 中的影音内容,透过视觉和听觉获得身临其境的聆听体验,其中《We Have ADream》一曲中呈现出了丰富的三维空间听感,由于声音加入了营造空间感的细腻丰富细节,因此在全虚拟的空间下也能获得逼真的音乐会体验。

不仅如此,拥有 DSEE Extreme (数字声音增强引擎进阶版)技术加持的索尼 WF-1000XM5,还可以从音频源头“修复”音频丢失的内容,有效将有损/ CD 规格的音乐,修复至最高 96kHz/24bit 的 Hi-Res 品质,这无疑是索尼生态的又一项独门音频“黑科技”。在实际的听感中,这种 AI 人工智能技术修复的音频听感提升还是很显著的,一定程度上为拯救了部分有损音源的解析度不足的遗憾。

索尼在 WF-1000XM5 身上展现的黑科技还不止如此,这次索尼还为其加入了一项名为“智能免摘”的功能,较大程度地解决了日常与人沟通时需要频繁摘下耳机或切换通透模式的繁琐过程,只需在 索尼Headphones Connect APP 中开启“智能免摘”功能,当耳机检测到我们的声音时,它就会自动暂停音乐,而自动恢复音乐的时候可以在设置中进行选择,最短可设置 5 秒,最长 30 秒,也可以设置检测对话后就不自动恢复音频播放。
强者愈强,索尼再度控高端TWS大局
对于外在,索尼 WF-1000XM5 整个产品都在为索尼“走向零负荷”添砖加瓦,不仅包装做到了 100% 的环保混合材料打造,耳机和充电盒部分部件采用了回收材料,以精进的环保工艺在不断实践。这一次,索尼通过 WF-1000XM5 这款年度旗舰再一次证明了其在高端真无线耳机领域那份难以撼动的地位,在 WF-1000XM4 本就空间用到极致的情况下,WF-1000XM5 想要在驱动单元尺寸增大的同时,还要实现耳机主体的体积缩小,这本身何尝不是一项充满考验的挑战。

在解决了佩戴舒适性这个痛点基础之下,索尼 WF-1000XM5 在音质和降噪这两大核心功能上也带来了双双提升,从发声源头的驱动单元 X 上进行了升级。除此,作为一款双芯降噪旗舰真无线耳机,索尼 WF-1000XM5 通过比上代提升了约 20% 降噪深度能力,做到了从高频到低频的全频段噪音覆盖,再一次把真无线耳机的降噪水平拉至一个新的高度,满足用户在各种场景下的专注聆听需要。

另外,该耳机的续航时间也得到了大幅度提升,打开降噪的情况下单次使用的续航时间达到了 8 小时,总续航时间延长到了 24 小时,相对权威的海外科技媒体The Verge、engadget 都对索尼 WF-1000XM5 的综合超长续航给予了肯定,完全打消了用户对于真无线耳机的续航焦虑。事实上,按照我最近从深圳往返北京的四次经历,在开启降噪模式下,索尼 WF-1000XM5 的单次续航时间完全可以覆盖我一整天的出行耳机使用需求,我甚至都不用把它放置充电盒里面补电,这是非常夸张的续航表现力。事实证明,在全能型的真无线耳机赛道中,能超越索尼的,似乎只有索尼自己。
索尼 WF-1000XM5 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变小了”那么在使用下来的实际印象是“变强了”, 它再一次用实力使索尼在旗舰真无线耳机市场夺得巅峰宝座,但其实我还有一点私信,期待后续有更强的对手可以与它一比高下,让用户可以在这场激烈的真无线耳机竞赛中见证更多全能型的佳作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