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杨广的孙子,在突厥庇佑下建立后隋复国,后来为何成为李世民近臣

2023-03-11 09:59 作者:历史大探讨  | 我要投稿


隋朝灭亡之后,隋炀帝杨广这一脉的下场很是凄惨,其子孙基本上都被杀绝了,只有一个孙子杨政道因为遗腹子的身份侥幸存活下来,后来他跟随祖母萧太后前往突厥,在突厥庇佑下重建大隋王朝(史称后隋),为隋朝延续了十年国祚。


其实,当后隋建立的消息传到大唐帝都长安时,李渊甚至觉得有些荒谬,从当时天下局势来看,天下共主不是他李渊,就是其他反王,绝对不会是杨广的小孙子杨政道,因为经过杨广的败坏后,“大隋”这面旗帜几乎没有了任何影响力。

然而,李渊也不能贸然出兵将这个“大隋”给灭了,原因不仅在于天下各路反王还没有平定,李渊的主要对手不是它,更重要的是,它背后还站着一个此时大唐无法战胜的敌人——东突厥。


既然杨政道有那么强大的“背景”,那么后来,杨政道又为何降唐,成为大唐皇帝李世民的近臣呢?

江都之变,隋炀帝陨落

事情的来龙去脉还要从江都之变,隋炀帝被杀说起。

隋炀帝杨广三征高句丽使得隋朝内部叛乱四起,眼看大隋基业就要在自己手中败亡,不愿接受现实的杨广决定前往江都避难,来到了江都,他便看不到洛阳那乱成一锅粥的混战,自然也就看不到大隋灭亡的丑态了。

面对局势的崩坏,杨广也无计可施,因为这本身就是他自己作出来的,等到李渊、刘武周等豪强相继起兵之后,隋朝实际上已经失去了对北方的控制权,在这种情况下,杨广也果断选择放弃北方,在江都组建新朝廷。


杨广偏安江都的想法很好,但明眼人都知道,隋朝灭亡只是时间问题而已,没人愿意为杨广陪葬,而且杨广手下的那些禁军将士们基本上都是关中人,妻儿、父母都在关中,他们自然也不愿意留在江都,人心浮动下,一场大事变正在悄然酝酿。

而这场事变的导火索就是禁军统领司马德戡联系心腹准备逃离江都。此时司马德戡单纯只想逃跑,并没有想过要杀杨广,可野心家宇文智及却劝司马德戡说,杨广威信尚存,逃跑只有死路一条,还不如弑杀杨广起事,干一番大事业。

司马德戡手中有兵权,但没有家世影响力,因此他不愿领头做这件事,在宇文智及的建议下,宇文化及成为事变的领头人。


公元618年三月初十,江都之变爆发,司马德戡率领禁军冲入宫中搜捕杨广,杨广藏匿未果被叛军捉拿,此后宇文化及下令将杨广缢杀。


杨广的孙子,在突厥庇佑下建立后隋复国,后来为何成为李世民近臣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