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万元/只!药企集中“囤猴”,致价格上涨20倍,只因和人最接近
我们知道,在出现一些事件的时候,人们通常都有“囤货”的举动,就比如应对居家隔离,就会狂扫超市。
其实在行业里,也存在这样的情况,今天有一则关于“囤猴”的消息,冲上了热搜榜前三,那么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事件的公布都源自于6月6号昭衍新药公告英茂生物成为其全资子公司,与此同时2万只实验猴也将逐渐划归至昭衍新药名下。
于是通过记者了解,原来像这种“囤猴”,市面上的药企非常普遍,而且现在完全出现了无猴可囤的情况。

原因很简单,供不应求,现在医疗之所以进步明显,就是因为做实验非常多,因此对于猴子的需求很大。
据了解,食蟹猴是其中需求最大的一类猴子,因为这种猴子和人类结构最为类似,用来做实验,效果最好!

有需求就有供应,有供应就存在价格战,正是因为如此海量的需求,此前单价不到7000元的食蟹猴,目前已暴涨至16万元/只,价格飙升逾20倍。
而更有数据显示,目前国内实验猴存量仅有约3万只,市场上“有价无猴”的呼声越来越大。

正是因为猴子现在供应量不够,于是很多的龙头企业开始想其他办法,那就是进行收购,打得药企收购小企业,从而接受实验猴。
有一些最为明显的案例:
2020年,药明康德全资子公司收购广东春盛猴场,收获两万余只食蟹猴;
2021年,康龙化成接连收购新日本科学旗下肇庆创药50.01%控股权、康瑞泰(湛江)生物100%股权,拿下一万余只实验猴。

也正是因为出现了这种情况,让很多人开始质疑两件事情:
1、为何一定要用猴子呢?
2、猴子怎么会完全不够了呢?
对于第一点,之所以一定需要猴子,武汉大学医学部专家介绍:一般在传染性强和危害性大的疾病研究方面,需要用到猴子,因为猴子的免疫系统和人类类似。尤其是新冠爆发之后,逼迫着新药必须尽快面世,所以食蟹猴被疯狂用来做实验。

同时还有一点就是,一种新药、新方法研究成果,临床评估的时候,药监部门也会看实验猴子的相关数据。
所以时间一长,就形成了非用猴子不可的局面了。
至于猴子不够用,毫无疑问,除了需求大导致供不应求之外,是因为猴子不像小白鼠,可以很快生长,猴子需要长大、成熟之后才可以使用的,这个周期,长达4年!

而且对于猴子的种群还是有要求的,不是什么猴子都可以用,这就使得像食蟹猴一类的“最被看重”的猴子根本生长不及。
还有,猴子经过试验之后,通常只有几个月的寿命了, 因此没有办法进行反复使用。

最后就是,食蟹猴这一类的猴子还不是我国的物种,都是从东南亚引进的,这必然不太方便和受制于人。
总之,现在猴子很值钱了,价格吓人。对此,你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