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写给拜年纪作品《万象霜天》的评论

2021-02-12 01:49 作者:无人问晓  | 我要投稿

评论区炸了,评论完全发不出去,先发个专栏试一下。

——

“万象”,是万物象,是万心象,是万万谶言、万万模样。

“霜天”,是漠漠然视万事万物为刍狗的深秋天、高远天,是上下求索路且漫漫的昨天、今天、明天,是无知而徙行的时间,是负重而跋涉的时间。

是道、是儒、是佛,是万万法、是诸子百家、是天下百花。

是静、是动、是不变其中。

——

不同于以往的专一、不同于往常的一以贯之,《万象霜天》以繁为点、以多为一。

乍一听是一点不懂,双主角的设定则也可能让人迷惑,但细细推敲,则如醍醐灌顶、水入渠流。

且听我,细细道来。

但,先放个小结论:双主角中,赤羽的身份相比于极,更有一些超然。

00:00—00:15

歌曲之始,歌者以低吟,先分天地、后树礼仪、再绘归所,这是开头道、儒、佛三者的意有所指。

00:16—00:31

其后,歌者以藏腔高吟,回返天地、质朴纯情,这是一段梗概后的回归,是一种抽离,是一种展开。

00:32—00:47

此处是歌者“赤羽”对行者“极”求知路途的概述。

尽人间、穷宇宙,即是极的路,是极相识万物、辨识万言并不断自我叩问的路途。

同时“到尽头,这至简的真言知否?”一句,正说明了极暂且还不知“真言”为何,也说明了“真言所在的尽头”正是极的目的地。

 ——

第一段旅途:

00:48—00:54

这是极的旅途之始,是初萌、是悸动,是生死之中的一绽,无知的游鱼在此一刻蜕化成求知的龙。

这是第一次蜕变,从“无知”到“有知”的蜕变。

——这是,新生、诞生。

00:55—01:02

极踏上了第一段旅途,见到了时光的奔马、见到了轮回的朝菌。这是面对着时间,冥冥之中的启蒙。

01:03—01:18

见腐草为萤、见白云苍狗、见沧海桑田,极见到了万物的“变化”、知晓了万象的“始终”。

此处PV上极的背后环了一轮月相变化,正意味着极知晓了周期的变化与往复的始终。

01:19—01:26

“天地虽大,其化均也。万物虽多,其治一也。”(小字歌词)

这是第二次蜕变的开始,是极从“观天地”到“观小知大”、“观少知多”的蜕变,是一种“归纳”,更是一种“通达”。

01:27—01:34

旅途的第一段抵达终点,极已可“以万物为镜鉴”,这是“通悟”,也就是所谓的一叶知秋。

01:35—01:49

歌者赤羽再以藏腔高吟,为行者极的第一段旅途做出无字的总结。

此处PV上,落地生根,这代表着天地的诞生;随后根枝逆溯,这代表着极对天地之理的通晓。

然后生出花鱼,这代表着思想的漫游、象征着她的思想真正完成了第二次蜕变——从知“见”,到知“知”,拥有了与天地相同的演化能力。

 ——

第二段旅途:

01:50—02:05

画面上,行者极已经抵达了一个风景截然不同的地方,这是她的第二段旅途。

歌者赤羽同第一次一样,为她概述。

02:06—02:12

吟诵、迷蒙、普度众生的理想,极从自然的天地走入到了尚求知的人间,即“入世”。

02:13—02:20

夜里挑灯、兴亡载覆,议题从自然的生灭过渡到了人世间分分合合、厚重的历史变化。这也曾是诸子百家的课题,是无数从古至今的哲人一直在求索的问题。

02:21—02:36

若水不争、两儿辩日、管中窥豹,人间的琐碎和复杂让极陷入了一种新的困惑之中,极开始明白了世事中还有很多自己所不能理解的。或者说,不能解答的。

02:37—02:44

PV中,行者极不再行,而是垂下双目,水面上下倒转,歌者赤羽代极乘舟而行。

这里是“代渡”。

是一次“传承”,是歌者赤羽传承了行者极的心境与求道的坚持,传承了极在往前旅途中的所知所得,然后前往极所想要去往的,“真言所在的尽头”。

赤羽之所以乘舟,是因为有河。

何为河?河为何?

有河,是因为极有不能自渡之处。

河,就是极所不能自渡之处。

——赤羽,代极而渡。

02:45—02:52

赤羽渡去佛像前,而佛像在曲中的象征为何?开头已有说明,是归所,是终点——是初萌之所,亦是真言所在的尽头。

赤羽正是极所寄托的希望,寄托着抵达终点的希望,寄托着“知真言”的愿望。

这是极的旅途所未能抵达的终点,寄托给了赤羽,寄托给了“未来”。

02:53—03:07

间奏,无歌声。

PV中大量的书页散落堆叠,这象征着无数哲人的思想成果,是他们为了知晓“真言”而付出的努力。是无数个像极这样的“求道者”在岁月之中所留下的智慧。

 ——

旅途之外更漫长的旅途:

03:08—03:22

“一叶障目”,是极所不能自渡的原因。

“彼岸迢遥”,是极对知晓真言的渴望。

彼岸,河对岸,即是真言所在之处。

03:23—03:39

这一段与“道的传承”有关,先是对在漫漫时光长河里如何“传道”的疑惑,再是对哲人的努力在时光面前“转眼空”的叹息,转而赤羽却拾下了一片书页“再吟诵”,传承之道就此打通。

这是一次超然的蜕变,已经不再属于行者极,而属于歌者赤羽,是超越了个人的,岁月与历史长河在智慧上的积淀。

03:40—03:46

“又一年”、“多一篇”,这即是历史的积淀。

麋角于冬至感新生的阳气解、鹿角于夏至感新生的阴气解,是涉及了阴阳变化的时间变化,与“又一年”意同,又或许包含了“许多难题在传承之中逐渐解开”的意蕴。

亘古一片月,PV中所展现的是“穿云见圆月”,扫云见月,或许与“心月”这一概念有关。其中所包含的意蕴,大概也是与传承、与通过传承解惑有关。

03:47—04:00

万物初见总有谢幕,这是一段对世间生灭规律的阐述,也是对“行者们”在求道之途上命运的阐述。

但,“如夜空飞星的炫烈”。

极的一切付出、求道者们的一切付出并不是无用的。

最终,极在遥远的未来,与赤羽相见,知晓“真言”。

 ——

所以……

没想到吧!在御姐极身旁,只有1米58的羽崽,在身份上却是更为崇高的那一位!

行者极象征着“求道者”,或者是“求道者们的徙行”,而歌者赤羽则象征着“传承”、象征着“在无数求道者的传承中抵达了真言所在终点的未来”。

极是“实”的——她是所有求道者们所切切实实付出了的努力,而赤羽则是“虚”的——她是意味求道者们的传承的一道意识流,从过往,贯穿到更远的未来。

如此一来,为什么是赤羽在负责歌唱,其实答案已经很明显了。

——因为作为无数传承的积累,赤羽是知晓起点、知晓终点的人,她能梗概、能描述,是无数付出最后凝结而成的结晶、成果。她在遥远的过去已存在,又身处于更遥远的未来,她是梦想,是愿望,是超越,是真言,是一切的答案。

这大概就是在这个作品中埋藏的意蕴——当然,这些也只是一面之词,是我眼中的这个作品,相信还会有不同的理解。

另外补充一段为何认为赤羽是“传承”而非“道”的理由:因为赤羽是在“渡”的,是和行者们、和求道者们一样,是在“行”的。

如果赤羽是“道”,那么赤羽或许更可能是“求道者的道”而非“天地之道”。比起属于自然,她更属于求道者们的灵魂、求道者们孜孜不倦的精神。

——

就着视频一段一段地写,码了俩小时的评论,精力耗费得有点大,想要夸一下staff们忽然有点不知道怎么夸了……

但总之不论是词曲编奏绘PV还是调教全部都……十分感谢!

我自己也会写点东西,因而更知道创作的不易,更知道半年的创作周期是何等漫长与艰辛。(码了一个月文的我已经快自闭了,躺。)

剩下的,让其他人帮我夸吧。相信同样喜欢这个作品的其他听众会比我更懂得夸奖,而比我更具有专业素养的老师们会比我更懂得评价。(笑)

——

这是一个得益于各个精耕细耘的staff们,在演绎上得到了超越的作品。

所以……

羽崽!!!!!

举高高!!!!!

写给拜年纪作品《万象霜天》的评论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