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哥的中医课1:前言
中国传统文化有一个显著的特点,总是会有意无意地把很多人挡在了门外。比如说中医,如果学得太死,条条框框太多,虽然有利于教学,但临证时很难灵活变通,也就很难产生满意的疗效;反过来也是一样,如果太强调灵活性,虽然有可能临证治病能力高超,但是别人学习(你的方法)的难度很大,无法用于教学。
好多人都说学习中医很难,确实如此,我自己从2009年学习中医至今,仅仅只是在前几年才对中医的核心法则才有了比较深的领会,即便如此,目前对个别疾病仍然不能明了其中的原因。而更常见的情况是,很多中医爱好者,由于教材误导、知识面狭窄、学习方法错误、怯于验证,虽然摆弄中医多年,最终也没有踏入中医的大门。
随着我在网络上持久的“活跃”,一些中医爱好者希望跟着我学习中医,我深知自己才疏学浅,但是又推荐不出更靠谱的中医老师,所以就勉为其难地接了下来。我们建立了中医学习园地(交流群),我负责帮助他们梳理学习步骤及解答学习中遇到的一切问题。网友们来自五湖四海,有年龄比我小的,也有年龄比我大的,虽大家称我以“师”,而我自认为是相互交流、学习,绝不敢以“师”自居。但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目标,就是要学好【能治病】的中医。
每当我为他们推荐学习资料的时候,有两件事情总让我犯难。一是缺乏较好的入门导引书籍,一个是缺乏对优秀的中医内容的汇集。对于中医入门书籍,虽然目前市面上也有一些较好的中医教程,但很多中医教程读起来又总缺了那么一点点味道。绝大多数教程真的就是入门水平(不能致远);要么或立足于科学或立足于数术而偏安一隅;要么就是门槛太高,新人入不了门。对于中医方面的优秀内容,这个问题主要是学习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的问题,只要给新人指引正确的路子,就不会出现差错。所以,主要问题集中在第一点。出于大家对我的信任,我决定为中医新人写一个教材,主要是教会大家中医的“心法”,减少弯路、避免踩坑。
只要我有时间,我就会把这个内容不断完善和细化。因此,朋友们可能看到我发在网络上的内容可能有一些凌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