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为什么不同的人测评器材总是有不同的结论

2022-08-23 13:00 作者:马克聊乒乓-TheMatrix  | 我要投稿


         之所以专门写这一期其实是因为前两天打球的时候,遇到一位球友说了一些有意思的话。他觉得击打那种才叫爆冲,拉球没威力,这个事情其实就有的聊了。我挺了解这位球友,他没有经过专业训练,没请过教练,也没找高手学过球。实际上,正手攻球,反手拨球,他根本没练过,也练不来。在他眼里,拉球就是薄摩擦,就是高调弧圈球,没啥威力。看到这里,懂的可能都懂了,不懂的可能还是不懂。标准的弧圈球,尤其是前冲弧圈球,讲究的是顶擦撞摩,单板威力极高。但在不懂的人眼里,他哪里知道前冲和高调弧圈球的差异,在他眼里,拉球就是没威力,拉球就只是薄摩擦。实际上,对于会用身体发力的人来说,高调弧圈球威力也是很大的,比如波尔的高调弧圈球,41岁了依然可以在欧锦赛男单里面打的风生水起。在一些业余球友的眼里,前冲弧圈球是高调弧圈球,高调弧圈球就是没有威力。实际上,哪怕是我这种业余,用上全身力量拉出来的高调弧圈球,业余的基本上也是防不住。

       为什么不同的人测评器材总是有不同的结论,原因无它,技术差距大,还有发力的差距大。技术和发力的差距那是巨大的,尤其是发力的差距,初学者连39度狂飚都打不透,我打41度和42度狂飚没啥大问题。会顶擦撞摩的,正手能顶胯发力的,中等身体素质应该能打透40度,特别强壮的应该能打透41度。但如果没有基本功,那么打透39度只能说是撞击透板,和拉球透板差异就很大了。纯粹的初学者,其实根本就不会拉球,会拉球的,起码是中级水平了,球能够拉得又快又转又冲的,单说基本功,这种已经是高手的水平了。

        为什么vis这个板子的评价两极分化?因为vis这板子搭配狂飙,能板板拉透的,必然是高手级别的基本功。初学者先不说能不能控制得住,他根本就打不透vis,所以自然评价就低了。但vis毕竟是经典,拉打皆宜,我遇到有些球友,他不怎么会拉球,但是正手快攻打的还不错,这种球友肯定会给vis好评的。真正给差评的其实是哪种?拉球有点半吊子的,要会不会的,拉球不怎么会,攻球也不怎么会,正手打法模糊的,这种可能就觉得vis不行。不过有一说一,vis配狂飚是正手的试金石,能够拉得又快又低又冲的,必然是基本功很扎实的了。vis这个板子,如果正手换外套,会相对好透板,但它毕竟是外置alc里面底劲最好的,所以其实也有点难透。相对来说,像林高远alc,波尔alc这些就更通透,就更容易打透。

       搞测评的其实也会顾及初中级爱好者的需求,我在写测评的时候一般都会聊到这个话题。基本功好的,和没有基本功的,他们对器材的需求肯定是不一样的。打透了,和打不透的感受必然是不同的。

       看测评的球友也要谨慎,有不明白的其实可以和up主沟通交流。有基本功的能板板打透的,和有一些基本功的感受肯定不同,和完全没有基本功的感受也是不同。其实归根结底,核心的差异就是打透和打不透的差异。无论vis还是968,打透了都是神器,打不透其实都是“垃圾”。    

        要想烧器材,这里其实有个“潜规则”,还是得学学技术,不一定说一定成为高手,但起码得有一些基本功,得有中等水平才能好好的烧器材。打个比方,如果你厨艺不精,给你用世界上最好的厨具,做出的却是难吃得很的东西,真的就有些尴尬了。而且学习技术是能辅助你烧器材的,水平越高,越是能打出器材的“本真”。等你能打透41度狂飙的时候,任何器材在你眼里都是“透明”的,很容易就能通过现象看透本质。


为什么不同的人测评器材总是有不同的结论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