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政体下的罗马|隔壁的希腊文明

共和政体下的罗马
1.向宗教寻求纠正人类行为准则的是犹太人。向哲学寻求纠正人类行为准则的是希腊人。
向法律寻求纠正人类行为准则的是罗马人就在这一点上,这三个民族的特点可见一斑。
2. 大家好,我是查理。欢迎来到我的频道。本期视频续接上期,我将讲述共和政体下的罗马。
3. (第一章 走向共和政体的罗马)出于防止专制的目的,原本由国王一个人负责的事情改成了两位执政官共同负责。执政官的任期只有一年,即使再次当选,任期依然只有短短的一年。第一任当选为罗马执政官的是布鲁特斯和科拉提努斯,他俩来自罗马的权贵阶级,可见,改革的领导者往往来自旧的势力而非新兴势力。元老院在共和政体下得到了强化,罗马元老院集中了罗马有权势家族的家长,议员的任期为终身,很多任执政官都出自元老院。还有,只要享有罗马市民权就可以参加市民大会。支撑罗马社会的国王、元老院、市民大会这三足之中,只有国王换成了执政官,而权力的三足鼎立结构并未改变。
4. (第二章 隔壁的希腊文明)希腊文明起源于公元前2000年前后的克里特岛而非希腊本土,因为克里特岛比希腊本土更靠近当时的先进文明之国埃及。克里特文明的鼎盛时期据说是在公元前1700年到前1500年前后。以公元前1350年前后为界,爱琴海的主人克里特文明急速衰退,不清楚是大地震的缘故,还是因为来自希腊本土的进犯。总之,到了公元前1350年前后,首都克诺索斯遭到破坏,优雅而华丽的克里特文明敲响了晚钟。其后的克里特历史一变而成为依附于希腊本土的历史。尽管如此,在19世纪考古学家亚瑟·伊文思的发掘下,克里特昔日的繁华景象今天仍然依稀可见。曾经的周边变成了中心,在它周围又形成了新的周边。位于希腊本土南部伯罗奔尼撒半岛的迈锡尼一带成了希腊文明新的中坚力量--历史上称为迈锡尼文明。阿古士王阿伽门农、斯巴达王墨涅拉俄斯、帖撒利王阿喀琉斯、伊塔卡王奥德修斯,他们统称为阿卡亚人,于公元前1520年前后崛起,是经历10年攻城战的、远征特洛伊的主人公。这些王因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而为后世的我们所熟知。诗人荷马指出,特洛伊战争的起因是为了夺回王后。因为斯巴达王后海伦受特洛伊王子帕里斯的诱惑出走到了特洛伊。它是一部讲述倾城美女海伦故事的文学作品,但是,希腊人依靠武力远征特洛伊真实的目的在于掠夺财富。不管怎么说,在特洛伊沦陷时奏响凯歌的迈锡尼文明,在仅仅过去半个世纪后的公元前1200年就早早灭亡了。公元前800年前后,希腊文明进入了城邦国家时代,这时雅典成为了城邦国家的代表。随着城邦国家的诞生,希腊人开始了向海外的殖民运动。随着人口的增加,希腊本土已无力提供足够的生活必需品,于是就出现了殖民运动。希腊人的殖民运动分两个时期进行:第一次殖民运动是在公元前9世纪末到前8世纪初,殖民对象主要集中在小亚细亚西岸。爱琴海的意思是多岛海。(83页图)在小岛众多的爱琴海,沿着一个又一个的岛屿横渡到小亚细亚,在那里建设自己的城市对于当时的希腊人来说是极其自然的一个选择。罗得岛也是从这个时期开始,成为希腊人居住的岛屿的。它意味着爱奥尼亚地区在小亚细亚西岸诞生。一路从克里特、迈锡尼迁徙而来的希腊文明的中心先于雅典,首先在爱奥尼亚地区开了花。哲学鼻祖泰勒斯、历史学先辈希罗多德、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还有荷马据说都出生于这个地方。也许是因为第一次殖民运动的舞台爱奥尼亚与希腊本土相比更靠近东方,所以才率先积累起了财富。在当时,为了尽快积累起财富,只能依赖通商。所谓通商就是要接触异国文明。通过接触,可以感受到信息带来的刺激。要把这种刺激转化为其他形式,财富无疑是最便利的一种东西。希腊人进行的第二次殖民运动是在第一次殖民运动之后,即过去了约半个世纪的公元前8世纪中叶前后。这一时期的殖民范围不再局限于爱琴海域,而是整个地中海。希腊本土的希腊人人数去得最多的地地方是意大利南部。当然,他们在以马赛为中心的法国南部、西班牙东岸一带也也建起了殖民城市。而爱奥尼亚地区的希腊人大概是相距较近的原因,殖民地网网罗了从塞浦路斯岛至黑海的区域。经过第一次殖民运动,爱琴海变成了希腊人的内海,经过第二次殖民运动,希腊人的世界又扩展到了整个地中海。在海上可以与他们抗衡的,在当时只有由腓尼基人殖民而建起来的迦太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