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连续八年增长,广州正发力

2023-04-07 15:16 作者:本鲸科创  | 我要投稿

用药3天,病毒载量较安慰剂组降低近90%!上月底,广州实验室、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联手广东众生睿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新冠病毒感染治疗药物来瑞特韦片,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这款药物抗病毒效果与辉瑞Paxlovid相当,是广东首个新冠病毒感染治疗口服小分子化学药物。

大院大所“头雁”领飞,科技企业加速落地……

这个堪称教科书般的案例,折射出广州促进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让“双链”协同发力互促提高的思路。去年,广州在“自然指数-科研城市”全球排名中跃升至第10位,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双创历史新高。广州,正推动科研资源大市向科技创新强市迈进,让科技创新“变量”转变为高质量发展“增量”。

广州正推动科研资源大市向科技创新强市迈进。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杨耀烨 摄

近日发布的《广州城市创新指数报告(2022)》显示,广州是全国唯一研发投入强度连续八年增长的一线城市。广州按照“四个面向”的战略方向,构建“2+2+N”科技创新平台体系,汇聚一批在创新链上各有侧重的战略科技力量,瞄准科学前沿重大问题和产业链关键环节,开展“从0到1”原创研究,为产业技术创新提供源头供给。

去年年末,“人体蛋白质组导航计划”作为我国三项国际大科学计划之一获科技部同意启动,支撑该计划的“慧眼”国际总部正计划落户在广州。如今,广州已成为全国唯一一个聚集国家实验室、综合类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际大科学计划、国家未来产业科技园等“国字头”重大科技创新平台的城市。

如何通过做强创新链

支撑产业链补短板、锻长板

推动产业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攀升?

广州工业智能研究院以与广东省针织印染龙头企业互太公司长达10年的合作,给出答案。这10年间,科研人员在处理废水的砂滤池与工人一起风吹日晒,向工人请教不同染料特性……以扎根一线的“二次开发”,让数字化转型升级技术在企业用得住、用得好。去年,双方开启合作共建纺织印染数字制造创新中心,签约金额达1.1亿元。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围绕“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重大战略部署

广州布局了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新材料等9大重点专项

积极参与国家、省重大创新任务

广汽传祺混动专用发动机热效率刷新中国品牌纪录;高云半导体成功量产国内首款通过车规认证的国产FPGA芯片,逐步实现国产芯片替代;墨羲科技在全球首创纳米三维石墨烯大规模量产技术;光为科技发布全球首款可分辨多量级光子数的全固态激光雷达……将创新的浓度转化为经济的密度,将创新的优势转化为发展的胜势,“双链”融合,正牵引着广州科创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磅礴力量。

广州全方位“力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民企“培优” 活力涌,民营企业是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目前广州全市共有市场主体316万家,企业近200万家民营企业数量达到90%以上

今年开春以来,广州正围绕推动民营企业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开展试点示范,让广大民营企业增强信心、轻装上阵、大胆发展,全市民营经济迈出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新步伐,“质”“量”齐升、活力奔涌。

坐落于白云山以北的广州民营科技园1995年成立,已集聚民营企业逾5200家。2021年广州民营科技园获批为全国首个全国工商联民营企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同年《广州民营科技园改革创新行动方案》印发,明确“一核三园”的总体布局。自此,园区的发展按下“加速键”:2021年以来新增上市公司3家,培育各级专精特新企业119家,亩均营收和亩均税收分别高出全国高新区平均水平200%、150%,去年更是以占白云区0.7%的土地面积贡献了57%的工业产值……这里成为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摇篮”。

广州民营科技园目前已集聚民营企业逾5200家。图由受访者提供

今年通过的《广州民营科技园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中,进一步提出要在广州民营科技园核心区内构建“总部+先进制造”的产业体系,推动园区产业空间拓展。规划在片区内布局4条地铁和2条有轨电车线路,进行TOD开发,打造城市综合服务中心。

据介绍,1~3月,广州民营科技园累计入驻企业392家,累计潜在“四上”企业30家,年产值约37.39亿元,高新技术企业5家。为实现园区今年营业收入、规上工业总产值分别突破2000亿元和700亿元的目标,广州将继续深化省市区共推共建模式,全方位赋能广州民营科技园擦亮国字招牌,在打造民营科创特色品牌、促进民营经济“两个健康”、推动民营企业创新发展上做示范。

刚刚过去的3月,“广州首届百家新锐企业培优计划”在广州市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启动,针对营收在1000万元到2亿元之间民营企业开展选拔培育,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半导体及集成电路领域、智能制造领域、生物医药与健康领域、新能源新材料领域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链,挖掘培育 100家创新型、成长型民营企业。

宏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就是一家在广州开发区成长壮大的民营企业。“我们成立于1997年,当时国内智慧城市概念才刚刚出现。”公司董事长欧阳华说,深耕行业20余年,2022年企业入选广州市“专精特新”民营企业扶优计划培育企业,今年1月被认定为广东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在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像宏景科技这样的中小企业超过4万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超220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1家、国家级“单项冠军”18家、上市企业77家。“在已有基础上,我们将坚定钉钉子精神,追求业务上的精益求精,进一步驱动数字创新。”面对未来,欧阳华信心满满。

邮  箱: bjkcbb@foxmail.com

更多大赛资讯搜索微信公众号(创业大赛指南)

了解更多的创新创业大赛、创业资讯、创业政策补贴、高层次人才政策等。


连续八年增长,广州正发力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