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重庆公交t001路

2021-04-12 20:55 作者:Jimmy-来生情  | 我要投稿


苏家坝立交桥上
苏家坝立交

0。线路全长30公里,运行时间约90分钟,全程票价十元,配车四台,不支持优惠政策,刷卡不能享受以折扣集免费换乘优惠,支持观光巴士优惠套票,本线路发车间隔为30到40分钟一班,定时班车,每天14班

解放碑国泰艺术中心T001解放碑国泰艺术中心
运行线路图
“漫游重庆”下属线路,通票可乘坐范围
漫游重庆线路停运撤销原因
过千厮门大桥
下面是洪崖洞
重庆长江大桥
弹子石老城区
南滨路
朝天门大桥
南滨路长嘉汇
重庆大剧院
朝天门来福士广场
长嘉汇公园
重庆南滨路


重庆解放碑是属于重庆市渝中区。重庆解放碑位于重庆市渝中区解放碑商业步行街中心地带,这个碑正面向北偏东,为八面柱体盔顶钢筋混凝土结构,碑通高27.5米,边长2.55米。


重庆解放碑一般指抗战胜利纪功碑暨人民解放纪念碑,这块纪念碑是抗战胜利纪功碑暨人民解放纪念碑,又名“抗战胜利纪功碑”、“人民解放纪念碑”,简称“解放碑”。


重庆解放碑分别镌刻有:《明定重庆为陪都令》,吴鼎昌撰写的《抗战胜利纪功碑铭》及张群撰写的记述重庆对抗战贡献的文章等,这个碑的正面朝民族路方向,刻有“抗战胜利纪功碑”七个隶书大字,名下面落款为“一九五零年首届国庆日,刘伯承敬题”。


据悉,解放碑是于1946年10月31日动工,1947年8月落成,这个地方是中国人民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象征,也是重庆解放及重庆市的象征。


解放碑在2000年被列为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9月,入选“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

战国时期(公元前314年),秦张仪灭巴国后修筑巴郡。三国蜀汉时期(公元226年),李严主导了重庆历史上的第二次筑城。当时重庆人烟稀少,大规模开采山石困难,所以为土城。南宋时期(1238年),彭大雅为抗击元兵第三次筑城,城墙由条石堆砌而成。明朝洪武四年(1371年),戴鼎第四次筑城,建九开八闭十七门,洪崖门为闭门。洪崖门原是一道开门,此地曾发生过一场惨烈战事。据《新元史·汪世显传》记载:汪惟正于至元八年(1271年)与两川行枢密院合兵围重庆,夺洪崖门,获宋将何世贤
清代重庆城区划分为二十九坊,城门外编为十五厢,洪崖门内地区属洪崖坊,附廓之区为洪崖厢。洪崖门,历来为军事要塞,也是重庆城的一大胜景。洪崖洞在洪崖门外岩下崖边,是一个巨大石窟,又叫洪岩洞、神仙洞。相传古代有个神仙,大号洪崖仙人。晋代学者郭璞曾写下“右拍洪崖肩”诗句,将其拟人化 。洪崖门早已损毁,位于洪崖洞海盗船位置。保留了江隘炮台、洪崖闭门、纸盐码头、明代城墙、辛亥碑文等大部分历史遗迹
2002年,洪崖洞景观工程开始竞标。2003年,因规划需修建千厮门大桥,洪崖洞项目得移45米,原设计方案重新调整。洪崖洞最初的预算有9000万元,屡改设计投资又追加2亿多元。2006年,总投资3.85亿元兴建而成,形成11楼和1楼走出去都是马路的山城特色。
2020年,小天鹅集团研究决定,投入资金4580万元对洪崖洞景区进行全面改造和提档升级,除了外景观提档升级,打造互动景点也是本次改造的一大亮点,主要包括“母城记忆沉浸式体验区”“巴渝十二景”科技文旅项目、“未来重庆”赛博朋客体验区、主题餐厅等项目。
菜园坝长江大桥
批杷山公园
通远门城墙遗址公园
解放碑夫子池

这座建筑整体呈火红色,不仅色彩极为抢眼,而且近看像一根根“筷子”层叠堆积而成,展现了重庆传统建筑斗拱、穿斗的奇巧架构,而远看则像一团熊熊燃烧的烈火,造型奇特与周围的建筑形成强烈反差,艺术感爆棚,极富视觉冲击力,令人过目难忘。


这里就是位于渝中区解放碑CBD的重庆国泰艺术中心,因独特的造型被网友戏称为“筷子楼”或“刺猬楼”,在一众高大现代建筑夹杂中显得特别耀眼,在重庆网民评选中,国泰艺术中心从400多个地标建筑中排名第二,是当今城中最受瞩目的地标之一。


“筷子楼”是集展示、戏剧、娱乐、商业为一体的多功能艺术中心,由原国泰大戏院、重庆美术馆合并而成,以重庆城市最本质的红色为基调、搭配沉稳黑色,在重庆最昂贵的核心地段,为市民打造了这片可观可赏、可游可舞的开阔城市艺术空间。


国泰艺术中心始建于2008年,五年磨一剑,于2013年完工以后即成为了城中奇特建筑地标。这座建筑总体布局共10层,上部为重庆美术馆,中部为城市公共空间,下部为剧场和商业场所,不仅在外形上新潮独特,在功能上也有着鲜明的艺术特色。


国泰艺术中心的建筑设计灵感,来源于重庆湖广会馆中的一个多重斗拱构件,利用传统斗拱空间穿插形式表达传统建筑的精神内涵,建筑中互相穿插、叠落、悬挑的构件,高高迎举、顺势自然,正是重庆人最本质的精神追求。同时,力图展现建筑的视觉冲击力和雕塑感。


其实,“筷子楼”上这些“筷子”大有来头,其专业术语名为“题凑”,分红黑两色,红色代表重庆红油火锅,表现当地人刚烈直率、热情好客的性格特征,而黑色则象征着长江边上纤夫的肤色,代表巴渝悠久的历史和西部发展中流砥柱的地位。


同时,“筷子”上所使用的红黑两色组合,既具有深远的历史渊源,体现了秦汉时代之尊贵,又承载了鲜明的地域性,红与黑的结合或奔放热烈,或深沉厚重,契合巴蜀地区常见的建筑用色和生活色彩。而红色也代表着中国的传统颜色,有“富贵吉祥”、“欢快喜庆”的意蕴。


重庆国泰艺术中心,设有多个剧场、音乐厅、美术展厅、画廊等艺术功能区域,常年有各类大大小小的文艺活动在此轮番上演,可以说是重庆市民的一个艺术文化天堂,建筑不仅成为城市文化活动的载体,也容纳了多姿多彩的艺术生活,成为展示当地文化的媒介。重庆大剧院(Chongqing Grand Theatre),位于重庆市江北区北城文华街东路,于2007年1月28日开工建设,2009年9月1日正式竣工。是集歌剧、戏剧、音乐会演出,文化艺术交流,多功能为一体的大型社会文化设施。


重庆大剧院由设计了中央电视台新大楼的华东设计院和德国设计公司联合设计,大剧院的设计以“孤帆远影”为主题,其建筑表面选用浅绿色的有机玻璃,整个大剧院外形酷似“玻璃时空船”,寓意从过去驶向未来。项目总投资近16亿元,总建筑面积10.3万平方米,大剧院地上共7层、地下2层,内设有大剧场、中剧场、排练厅三个部分。观众厅共设有2764个座位,大剧场共有观众座位1826个,中剧场共有观众座位938个,设有中、高档化妆间72间,并拥有一个贵宾厅。


2011年11月,重庆大剧院荣获2010~2011年度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2019年1月,被中国建筑业协会公布为“改革开放40年百项经典工程

1891年,中国西部的第一个海关验关处便设立于南岸的狮子山下。抗战时期,中国海关总署仍设立于海狮路70号。
1915年,英国卜内门公司在重庆南滨路五船路口开办卜内门洋行。[1]
1998-2002年初,南滨路一期工程竣工,从重庆长江大桥南桥头至弹子石,全长7.8公里。
2006年完成南滨路二期工程,从长江大桥南桥头至鹅公岩桥头,全长约4.4公里。南滨路三期工程从弹子石延伸到长江南岸的大佛寺大桥,全长2.84公里。南滨路全长18公里。
2011年,重庆国际马拉松赛在南滨路举行,环绕长江的赛道,跨越7座大桥,江风拂面,选手们如同踏浪江面,从此,南滨路的优雅与运动完美结合,成为中国最美马拉松赛道。

菜园坝长江大桥采用钢管混凝土拱桥方案;钢管混凝土拱桥具有工程数量小、投资金额少的优点,从事工上考虑、拱桥高空拼装杆件多,工艺要求高,但中国国内已有多座大桥建设成功的施工经验,可供借鉴,同时,在重庆两江上无类似桥型,结构外形美观,能与当时繁华的火车站、滨江路、童建村别墅群和南岸融合为枇杷山公园位于重庆市中心渝中区中山二路枇杷山上,海拔345米,为重庆旧城区最高点,渝中区制高点之一。枇杷山公园内山路蜿蜒、竹木成阴、花草繁茂、空气清新,为都市中一片绿洲。园内景点主要有:红星亭、阜园、紫薇园、迎翠廊等。由于地势高,历来是观山城夜景的好地方,站红星亭上,俯看两江美景、山城新貌,尽收眼底。一体,形成重庆市又一城市景观枇杷山公园位于重庆市中心渝中区中山二路枇杷山上,海拔345米,为重庆旧城区最高点,渝中区制高点之一。枇杷山公园内山路蜿蜒、竹木成阴、花草繁茂、空气清新,为都市中一片绿洲。园内景点主要有:红星亭、阜园、紫薇园、迎翠廊等。由于地势高,历来是观山城夜景的好地方,站红星亭上,俯看两江美景、山城新貌,尽收眼底。重庆九开门中,通远门是唯一不面水的城门。而且通远门最险峻,门设在城内最高处,门前一片深壑,无路可行,只有西边可通,但都在城垣的控制下,其险若此,是陆上入城的最后一道关隘。通远门是古代重庆最重要的军事要塞,城门两侧都建有炮台,历来攻守都在此门。西边的佛图关若有失,便退守通远门。

历史文化


通远门地址

南宋宝祐六年(公元1258年),蒙哥所率蒙古军分三路侵蜀。如果当时蒙古军的作战方略不是先占钓鱼城的话,那通远门作为重庆城唯一的陆路通道,势必与蒙军展开一场血战。1259年,“上帝之鞭”蒙哥被杀,通远门暂时免去了刀光之灾。18年后,忽必烈强攻重庆,守将张珏率众血溅通远门,终被破门,重庆失守。

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张献忠率部数十万,超过守军十倍以上,仍无力正面强攻。张献忠绕道江津从菜园坝登陆,夺取浮图关,卡死了明军路上唯一退路。当时这一段到通远门全是棺山,没有大坡大沟,适合步兵作战,从水陆

两路合围重庆,最后的主战场就在通远门。经6天激战,起义军炸塌通远门转角城墙,一举攻入重庆。张献忠令手下兵士大肆杀戮以解心中之恨。《荒书》记载,“城中男女皆断右手”。

共15张

通远门

张献忠攻入重庆后,杀人如麻,十室九空,通远门外大白天也有老虎上街拖人,称为“万户萧疏鬼唱歌”毫不过分。据传,正是因为当年张献忠杀人过多,怕扔在江中污染水源,便将人拖出城外埋葬。通远门外七星岗一带由此成为“乱葬岗”。

1911年11月21日,夏之时率领的辛亥革命起义部队兵临佛图关,清廷重庆知府钮传善闻讯,仓皇传令,全城戒严,关闭九门。朱之洪奉杨沧白之命,赶到通远门迎接夏之时的革命军。由于清军封锁城门,人出不去,他们绕道城垣低处,趁清军不备,越城而过,攀梯而下。而况春发等则趁中午守城士兵吃饭之机,与留守士兵周旋,相机将通远门城上大炮的保险针卸下,以配合夏军的到来。此时,朱之洪率领的体育学堂的学生军,手持假炸弹鱼贯而至,逼退清兵,破锁开城。至此,号称“克壮千秋”的通远门终于被打开。下午5时,夏之时率领的革命军数百人手持“中华民国”“复汉灭清”大旗与三门火炮一道列队入城,当晚,蜀军政府通电全国,宣告成立。

通远门城墙上,有一条顺着山脊向西的小巷,名“鼓楼巷”。该巷38号门前的顶峰上,以前是一块宽约4000平方米、一面靠山三面均是悬崖的坝子,名为“打枪坝”。1927年,在这里发生了震惊中外的“三·三一惨案”。

3月31日,国民党左派省党部在杨闇公为书记的中共重庆地委(即四川省委)的领导下,在打枪坝召开工、商、学各界群众大会,示威抗议英美帝国主义的罪行,不料却遭到军阀刘湘、王陵基等人策划的屠杀。当场死亡137人,伤者上千人,大会执行主席、国民党左派漆南熏、陈达三,中共重庆地委组织部部长冉钧先后牺牲。惨案发生当天,杨闇公侥幸从打枪坝越墙脱险,转移至江北。此后,由于叛徒告密,杨闇公不幸被捕。在敌人的威胁、利诱和严刑拷打面前,杨闇公忠贞不屈、大义凛然,他说:“你们只能砍下我的头,决不能动摇我的信仰。我头可断,志不可夺。”4月6日夜,杨闇公被残暴的敌人剜目割舌,砍掉双手,最后身中三枪,壮烈牺牲,年仅29岁。

上世纪二十至四十年代,重庆城内因市政建设而大肆拆毁城门城墙,通远门之所以躲过被拆的命运,是因为它高居在山脊上,建公路时,只在其下方打洞而过,现遗址还在和平路隧顶上,城门基本保存完好。

重庆公交t001路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