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CTLA-4抗体在自身免疫疾病领域的市场前景及肿瘤适应症挖掘

2022-07-18 10:49 作者:Biotech前瞻  | 我要投稿

全球第一款CTLA-4靶点的融合蛋白Abatacept,适应症为身免疫性疾病领域,同样来自施贵宝,且早于肿瘤领域的伊匹木单抗。同样的靶点,不同的适应症,从抗体结构及机制上进行解析。

——自身免疫疾病市场——

自身免疫及炎症药物全球销售额贡献位列第二

  • 2020年全球销售额TOP100药品的合计销售规模约3558亿美元,自身免疫及炎症 药物位列第 2 (约 940亿美元,占比26.4%)



图1. 2020年全球TOP100药品中不同治疗领域的销售额占比()

中国自身免疫病药物市场增速明显

  • 自身免疫性生物制剂的市场预期由2018年的4亿美元达至2030年133亿美元。生物制剂在中国自免疾病治疗市场的市场份额有望从2018年的18.5%增加至2030年的66.0%。



图2. 弗若斯特沙利文自免市场報告

相较于当下竞逐激烈的肿瘤疾病领域,自身免疫性疾病市场前景同样广阔。且随着肿瘤免疫治疗的火热,自身免疫与肿瘤免疫治疗之间,原本就处于相对平衡状态,尤以CTLA-4靶点的一体两面为典型例子。除可用于肿瘤治疗,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同样有适应症获批。

——Abatacept(阿巴西普)作用机制——

2005年,百时美施贵宝(BMS)生产的全球第一款CTLA-4融合蛋白Orencia®(Abatacept,阿巴西普)获FDA审批上市,用于治疗成人类风湿性关节炎。国内由先声药业引进,商品名为恩瑞舒®。

具体作用机制总结如下:

活化T细胞数量的增加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机制相关

  • T细胞激活需要来自抗原呈递细胞 (APCs)的两个信号通路同时激活:第一个信号是抗原特异性的,TCR识别APCs表面MHCⅡ提呈的同源抗原(CD28信号传导促进细胞因子IL-2 mRNA的产生和进入细胞周期、T细胞存活、T辅助细胞分化和免疫球蛋白同型转换)。

  • 第二个信号来自于APCs配体 (CD80/CD86)和T细胞表面的共刺激受体 (CD28)的结合,共刺激受体CD28与CD80/CD86的相互作用在T细胞活化共刺激信号中起重要作用。

CTLA-4的免疫刹车作用

  • CTLA-4与T细胞共刺激受体CD28同源,当与APCs表面的CD80/CD86结合时,起到“关闭”开关的作用,可以作为一种免疫检查点来下调免疫反应。


图3. Abatacept作用机制

Abatacept(CTLA-4Ig)

  • Abatacept(CTLA-4Ig)是一种可溶性重组人源化融合蛋白(CTLA-4Ig),由CTLA-4的胞外区和IgG1的Fc部分组成。Abatacept与APC上的共刺激分子CD80和CD86结合,从而阻断与T细胞上的CD28的相互作用。在人类机体中,Abatacept治疗对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在内的各种自身炎症性疾病患者有效。

——肿瘤领域CTLA-4抗体研发——

如上所述,CTLA-4是维持机体耐受的重要靶点,但在长期的肿瘤抗原刺激和炎症环境下,也容易造成肿瘤的免疫逃逸。主要原因在于CTLA-4与CD80/CD86的亲和力更高,可竞争和阻断CD28对T细胞的激活作用。



图4. 经典的CTLA-4免疫抑制剂作用机制


除此之外,与共抑制性免疫检查点PD-1不同(肿瘤细胞会通过高表达其配体PD-L1和PD-L2来实现免疫逃逸),CTLA-4的配体CD80/CD86主要表达在APC表面,而在多数的肿瘤组织及细胞中低表达或不表达。抗CTLA-4抗体被认为松开了对初始T细胞的“刹车”,并准许它们在淋巴结中被激活,然后迁移到肿瘤部位对肿瘤细胞进行杀伤。

施贵宝除了已经推动的伊匹木单抗上市以外,已经开始布局下一代肿瘤微环境中特异性激活的CTLA-4抗体,近期发表了基于PH控制的CTLA-4抗体,该抗体是对伊匹木单抗的进一步改造,改造后抗体在酸性环境下具有较强的结合活性,而在中性环境中,其结合能力很大幅度降低。该抗体主要利用肿瘤中较低的PH激活抗体,从而避免抗体系统性的激活免疫系统,从而增加药物的治疗窗口,进而提高治疗效果的目的。


图5. pH导向型CTLA-4抗体

而查阅资料,发现施贵宝还在伊匹木单抗的基础上开发出第二代产品,BMS-986249和BMS-986288,BMS-986288还进行了去岩藻糖进行ADCC增强,进一步了对Treg细胞的清除能力,目前这两款药物已经已经进入临床。而本次发表的PH依赖型抗体,其仅在低PH下具有较强的结合能力,因此循环中在中性PH下理论上不会系统的激活免疫系统,因此可能会增加治疗窗口,充分释放效应。


CTLA-4抗体在自身免疫疾病领域的市场前景及肿瘤适应症挖掘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