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教科书》12.5 农业中的大生产和小生产
【本文转载自人民出版社1959年 仅供学习参考】
5、农业中的大生产和小生产
资本主义发展的经济规律对于工业和农业都是适用的。在农业中,同在工业中一样,生产积聚使得小经济为资本主义大经济所排挤,这就不可避免地使阶级矛盾尖锐化。资本主义的维护者所关心的,就是抹杀和掩盖这一过程。为了歪曲现实,他们创立了一种“小农经济稳固”的谬论。依照这个理论,似乎小农经济在同大经济作斗争中保持着稳固性。
实际上,农业中的大生产较之小生产具有许多决定性的优点。大生产的优点首先在于它能够广泛采用使劳动生产率提高许多倍的贵重机器。而这种机器是小农户和最小农户用不起的。
大生产得到资本主义协作和分工的一切好处。大农业企业在产品销售、取得贷款和各种国家补助金等方面,比小企业具有很大优越性。除此而外,由于广泛采用机器,使大农场的生产费用低于小农场,小农场因经不起竞争而破产。
大生产的重要优点是它的商品率高。在美国,绝大部分的农业商品产量是由大的和最大的农业企业提供的。而基本农民群众的经济实质上是消费经济。“小土地所有制,在本性上就排斥社会的劳动生产力的发展,劳动的社会形式,资本的社会积聚,大规模的畜牧业,科学的进步应用。”[1]
但是,作为资本主义特征的,农业中大生产发展和小生产被排挤的过程,具有自己的特点。资本主义的大农业企业,主要沿着农业集约化的道路发展。土地面积并不很大的农场,往往是总产量和商品产量很高的资本主义大企业。一方面,农业生产积聚在资本主义大农场,另一方面,小农户的数目往往也在增加。在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中所以有大量的小农户,是因为资本家都愿意保留握有小块份地的雇农,以便剥削他们。
资本主义的大规模农业生产的发展使农民的分化不断加剧、千百万中小农户愈来愈受奴役、愈来愈贫困和破产。
在十月革命前的沙皇俄国,在农户总数中,65%是贫农,20%是中农,15%是富农。在法国,由于小农户被剥夺,土地所有者的数目由1850年的700-750万减少到1892年的340万,1929年的270万和1946年的150万。
农业中的小经济,是靠农民及其家属忍受难以置信的困苦和拼命地劳动来维持的。虽然农民用尽一切力量来挽救自己表面上的独立性,可是他还是丧失自己的土地,遭到破产。
在剥夺农民土地的过程中,抵押贷款起着很大的作用。抵押贷款就是用土地和不动产做抵押的贷款。经营自己土地的农民急需用钱[2]时,就向银行借款。农民往往借款买地。银行用土地做抵押品进行贷款。如果不按期归还,土地就归银行所有。其实,在此以前银行就已成为土地的真正所有者了,因为负债的农民不得不把自己从土地上得到的很大一部分收入以利息形式交给银行。事实上农民是以利息形式向银行缴纳自己土地的地租的。
美国农民的抵押债务,1910年为32亿美元,1940年为66亿美元,1957年1月1日为99亿美元。由于赋税加重,借债利息和向地主缴纳的地租和增加,大大减少了农民的纯收入。农民的纯收入在农业总收入中所占比重,从1937年的53.4%下降到1956年的34.2%。
欠银行的债,是农业中的小生产的真正灾难。美国被抵押的农场,1890年占农场总数的28.2%,1940年占43.8%。
每年都有大批抵押的农民产业被拍卖。破产的农民从土地上被赶走。农民的债务日增表现了土地所有权与农业生产脱离的过程,表现了土地集中在大土地占有者手中,以及独立生产者变为佃户或雇佣工人。
大批小农在苛刻的条件下向大土地所有者承租小块土地。农村资产阶级租佃土地,为的是给市场生产产品,获取利润。这就是经营租佃。小佃农迫不得已租佃一小块土地,是为了糊口过活。这就是所谓糊口租佃或充饥租佃。小块土地每一公顷的租金,通常要比大块土地每一公顷的租金高得多。小农租佃常常不仅要耗费他的全部剩余劳动,而且还要耗费他的一部分必要劳动。这里,租佃关系和农奴制的残余是错综在一起的。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最普遍的封建主义残余就是分成制,根据这种制度,佃农要付出一半或一半以上的收成。
在美国,1954年,农民中有57.4%是土地所有者,有24%是佃农。此外,有18.2%的农民是“半所有者”,即他们也得租佃一定数量的耕地。有80%的佃户实行分成制。半封建分成制在南部各州特别广泛流行。实行分成制的黑人缴纳的地租高达其收成的半数。
在法国存在着大量实行分成制的佃户。他们除交付占收成一半[3]的实物租金外,往往还要把自己生产的产品 干酪、油、鸡蛋、鸡等等供给土地占有者。
注:
[1] 马克思:《资本论》,1957年人民出社版版,第3卷第1054页。
[2] 例如缴税。
[3] 在个别场合占一半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