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一个面包一样
这个专栏只是代替微博充当一个树洞的作用,因为我的微博经常被封或者被删内容。
我不知道会不会有人看,
为了以防万一,还是
声明,以下这些话完全出自小林,或者说天真与感伤的小说家。 善与恶,我们把它当作两个东西,好像是道德的两极一样,但其实它是一个东西啊。你极力抑制住的恶其实就是你的善,它不是一个东西的两极,于是压抑住恶是对人性的压抑。我们在压抑我们的恶的时候,其实是在压抑我们的人性的,那么它必然需要磨灭,磨灭掉人性的一大部分其他的性格。 我们常常会问自己,我为什么要包容别人的恶意呢?所以他觉得自己啊,根本没有必要对待别人的恶意要回报他一种善意,因为这时候啊,我们作为个体的时候,我们的自己的阵地呢,被别人占领了。于是我们逐逐渐强调个人的这种权利了,而过度的一种包容不存在了。人和人之间少了一个舒适的一个地带,我们总是一触即发。 人不是绝对理性的,人是犯错的,人人是松懈的人,但人始终处在一个高度紧张中,为自己的权利高度的守护着它的时候呢,(处于一种)绝不允许别人逾越自己,也不允许自己逾越别人的雷池半步的这样的一种状态下,一旦逾越了,就成了被攻击的人时,大家普遍的这种爱意呢,就被消失了,它就会被迟钝化了。 于是互联网上呈现出一种高度的一种紧张,谁都不该出错,错了就要砸。 于是人和人之间呈现出这种绝对的一种界限了。嗯,我不是说人应该逾越一种统一的规矩啊,然后不断地给自己行方便啊,这就成了精致的利己主义了。我说的是,人要给相互之间留出一个非常的闲适的,舒适的一个空间。 你要相信每个人都会犯错的,我们都有需要求得别人谅解的这样的一个时刻。当然,人也不该一昧地放弃自己的权利——变成一个狂热的仁爱分子,那你会容易走向白痴——而是要给相互的权利,一个柔和的,缓冲带,接纳一点别人的逾越提醒他差不多了,也偶尔逾越到别人那儿,马上提出抱歉,于是离开。只有这样的一种相处,才会呈现出我们理想的一种邻里同事的这样的一种和谐的感觉。它不是冰冷的,无情的,全部以规则尺度来划分的,否则,我们将会无止境的,每天都在示范这种恶中,时刻留意着自己的车位,逐渐的没有能力去表达善意了。 那么做一个柔和的,松懈的自己,像一个面包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