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科医生史淑荣:再生障碍性贫血应该怎样进行护理?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疾病,在各个年龄段都可能会发生,再障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就是进行性加重的贫血、感染以及出血,起病急病情进展快。为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在治疗过程中必须要注意对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进行干预,才能够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有助于病情的平稳。

那么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1、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情
由于疾病的影响很多患者都会出现急躁情绪不稳定现象,有的患者甚至还会出现情绪低落不配合治疗的现象。另外,再障患者机体的免疫功能紊乱,情绪不正常可能会导致免疫机制受到进一步的损伤,从而导致病情加重,所以患者需要保持情绪的稳定和平衡才能够有利于免疫功能的恢复。
2、生活规律
根据病情的进展程度可以进行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动,但是一定要注意不能过度劳累,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早睡早起,当睡眠不足时会降低机体的免疫能力,这不利于病情的恢复,还容易导致并发症出现。
3、保证合理的膳食
每个再障患者都应该根据自身病情和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配合引良好的饮食结构,保证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合理搭配,一日三餐定时定量,可以适当的增加蛋白质的摄入,但是要对体重进行控制,避免热量过多导致身体肥胖。
4、及早治疗
一旦发现再生障碍性贫血,要及早进行正规的治疗,越早治疗疗程越短疗效越好,这样能够防止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5、坚持配合医生治疗
再生障碍性贫血属于难治性疾病,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必须要积极配合医生坚持治疗,持之以恒才能够得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同时,治疗有效的病人还需要巩固治疗,这样才能够减少病情反复发作。另外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还可以采用中西结合的治疗方式联合调理,两种治疗方式相辅相成,能够起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6、及时治疗并发症
再障患者由于免疫功能低下,很容易出现感染、出血、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等并发症,甚至还会危及患者的生命,所以一旦出现感染病灶一定要积极治疗控制感染。对于贫血的患者还应该及时纠正贫血现象,以免加重骨髓造血功能的衰竭,使心脏肾脏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
7、正确对待,树立信心
虽然再生障碍性贫血会给日常生活带来很大影响,但是只要正确对待,树立坚定的信心,就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病情也会一天天的好转。
经过有效的治疗和正确的护理,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多数能够缓解,只有极少数会继续发展。由此可见,再生障碍性贫血其实并没有那么可怕,希望大家都能够战胜病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