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西二看西游——1 西游世界编年史

2020-10-10 15:28 作者:黄河刀客  | 我要投稿

部分原文:“诗曰: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 覆载群生仰至仁,发明万物皆成善。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

盖闻天地之数,有十二万九千六百岁为一元。将一元分为十二会,乃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之十二支也。每会该一万八百岁。譬于大数,若到戌会之终,则天地昏缯而万物否矣。再去五千四百岁,交亥会之初,则当黑暗,而两间人物俱无矣,故曰混沌。又五千四百岁,亥会将终,贞下起元,近子之会,而复逐渐开明。邵康节曰:“冬至子之半,天心无改移。一阳初动处,万物未生时。”到此天始有根。再五千四百岁,正当子会,轻清上腾,有日有月有星有辰。日月星辰,谓之四象。故曰天开于子。又经五千四百岁,子会将终,近丑之会,而逐渐坚实。《易》曰:“大哉乾元!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至此,地始凝结。再五千四百岁,正当丑会,重浊下凝,有水有火有山有石有土。水火山石土,谓之五形。故曰地辟于丑。又经五千四百岁,丑会终而寅会之初,发生万物。历曰:“天气下降,地气上升;天地交合,群物皆生。”至此,天清地爽,阴阳交合。再五千四百岁,正当寅会,生人生兽生禽,正谓天地人,三才定位。故曰人生于寅。”


西二:该段说明了西游记所处的“星球”或更确切的说应该是行星的演化历史。

(1)西游记得中华星球上是有周期循环的,周期结束时,一切归于灭亡、清零,然后重新开始,这个周期称为华夏文明。

“交亥会之初,则当黑暗,而两间人物俱无矣,故曰混沌”,“譬于大数,若到戌会之终,则天地昏缯而万物否矣”, “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这些都说明了周期结束时的亥会,也就是混沌阶段,没有人,“人物剧无矣”,一切清零,重新开始。这个周期是多长呢?“12万九千六百岁为一元,一元分为十二会,每会是一万八百岁。也就是一个周期。这个周期会周而复始,从子会开始到亥会结束。”这是文字叙述部分,可信度是最高的,比人说的话要可信度高。这里也说明什么长生不老,就是一个谎言,是违反了西游记的自然规律的。如果一岁就是一年,那么12万九千六百岁就是不到13万年,就是一个周期。那么也太短了点啊。所以,这个岁具体指多久,这个问题原文没有说明,解释不同,结论就有不同。按常理,岁一般是指年龄,尤其是人类的年龄描述用的多。如果天上一天,地上一年, 一年等于365天,也就是神仙的年龄——岁,放大365倍,一个周期约13万年放大后就是4700万年,约等于0.5亿年,也就是说神仙的灭亡周期是0.5亿年。地上的灭亡周期是13万年。西方的如来佛祖地界,山中方七日,地上已千年,这个7天等于1000年,1天等于143天,这个更短了,半年都不到。书中和数字有关的类似问题,是很多的,不能细究,详细见后文。


(2)西游记发生的地方是在地球上吗?不是,叫做中华星球。

地球我们都知道,已有46亿年年龄了,半径6371KM,周长约4万KM,即8万里,坐地日行八万里,说的就是赤道的周长。即便是在平流层上,距离地面1万米高空翻筋斗云,地球半径也才增加了10KM,可以忽略不计。从“五千四百岁,正当寅会,生人生兽生禽,正谓天地人,三才定位。故曰人生于寅。”这个周期来看,和地球的演化规律是不同的,地球从诞生开始,混沌分清,天地日月星辰等诞生,人的诞生已经是3000万年才是古猿出现,到约2百万年才是人类诞生,这已经接近了地球的灭亡周期的一半时间,因为据说再过50亿年,太阳将终结,地球也是一样。所以应该说,西游记所处的星球,和地球是完全不一样的。有人问了,那唐三藏在唐朝取经是什么回事?这个可以有很多解释,为了以后方便,我们把西游记所处的星球,简称为中华星球。比如可以认为是在一个中华星球上,也有个唐朝,也有个人叫陈玄奘取经的故事,也有三皇定位,五帝定伦的故事。“感盘古开辟,三皇治世,五帝定伦,世界之间,遂分为四大部洲:曰东胜神洲,曰西牛贺洲,曰南赡部洲,曰北俱芦洲。这部书单表东胜神洲。海外有一国土,名曰傲来国。国近大海,海中有一座名山,唤为花果山。此山乃十洲之祖脉,三岛之来龙,自开清浊而立,鸿蒙判后而成。”从这个各个部洲的名字,十洲三岛的地理状况和名称,也可以认为是不是在地球上的,而是在中华星球上。因为地球是七大洲四大洋,情况完全不同。



西二看西游——1 西游世界编年史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