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0开始写书
小村落
张友友
(一)老房子
草草的想一下,居住在县城已经五六年了。记忆中,村落总给我带来一股灰清色般的秋味,频频几时,何不让我饱尝一番。哦,我想到了老房子,灰青色的砖墙垒的很高,往近凑,又有股浓郁的气息。
啊,村落。我有这么一所‘老房子’但门面有些废旧,遍地的蒿草,看样子是大半辈子没住过人了。(我曾叫人帮忙修缮了一下这个地方,不过没太多人愿意)
青色的烟雾在其中缭绕,这就是古色古韵吗?老房子似乎是北京和山西四合院的‘混血儿’,房间布局既然如出一辙(主房、厢房、内院、外院),地域文化总叫人惊叹啊。主看内院,12根檐柱作为老房子的‘骨头’,有力的支撑起屋檐。单看一个,台基、木梁、梁架、梁托叠成一个‘平’字——这叫檐柱。再看花庭,一些不结果的小灌木和无花果在这里挤满了,常常落叶,忽上忽下,也是道风景罢。后看外院,是一片灰黄的土地。垂花门上有斗拱状的石雕、且石狮饱受风霜、还有几只灰青色的地基、石阶裸露着。
冰雹,老房子对此有股傲气,确实啊,我同感受。那一刹那,颗颗冰雹如一筐黄豆,在天空中不断的翻滚、划线、舞蹈,从上而下,或从下而上。就这样,不断的、不断的,落到每个角落。从屋脊、屋檐、到地面不断的翻涌着、翻涌着,来势汹汹。
当第一片雪花落到老房子时,或许就粘染了少些年气。我学着夫母,临年前买些山西本土年货(带鱼、腊肉、红薯、豆腐之类的)对了,我还买了几只灯笼,挂在每根檐柱之间。每每点亮,我的指尖会透过薄薄的寒壁,感受余冬的一丝丝温暖,为老房子添上一点喜庆的颜色。
在村落里过了俩、三年后,我被上级派到陕西去当村支书,后来听同事们说,山西的一场大水把很多老房子冲塌了。我不免有丝青灰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