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德国政府否决中企芯片收购案,美亲政客成元凶

2022-11-12 08:44 作者:火星方阵  | 我要投稿



文/刺客

受席卷欧洲的能源危机和通过膨胀等因素的影响,德国总理朔尔茨似乎有点清醒。他近期的一些行事风格,越来越像其前任默克尔,正在逐步将德国外交政策带上务实的路线。因此,在嗍尔茨访华前后,多次强调“坚决反对与中国脱钩”,并警告国内的一些反华政客,“德国需要与中国做生意”。

朔尔茨外交政策趋向于务实化,不代表中德合作关系从此就可以高枕无忧。相反,受西方畸形政治生态环境影响,德国的对华合作政策仍存在诸多的未知变数。据界面快讯报道,德国联邦经济事务和气候保护部发表声明称,联邦政府内阁批准了一项正在进行的投资审查禁令,旨在阻止中企收购德国一家芯片企业。

德国经济事务和环境保护部在声明中指出,联邦内阁之所以通过这项禁令,是因为涉及中企的这起交易“危及德国公共安全”,即使采取有条件批准收购也“无法消除相关风险”。德国相关部门提出的这项禁令,说白了就是在涉及德国公共安全问题上,阻止中企收购德国芯片企业“无须任何理由”。

不久前,英国政府也否决了中企收购该国芯片企业的交易,原因是来自美国的施压。由此可见,德国政府此次出台禁令阻止中企收购德企的交易,应该也是美国从中作梗的结果。德国执政当局内部的一些亲美政客,就是搅黄这起交易的主要元凶。

此前,中企收购汉堡港集装箱码头部分股权一波三折,可以看出德国政府内部在对华合作政策上的分歧,几乎达到无法调和的地步。德国目前的执政当局是由多党派组成,各党派出于维护自身利益的需要,经常在很多关键性问题上产生分歧,这也就是柏林对华政策充满矛盾和混乱的最主要因素之一。

执政当局多党派的互相掣肘,导致朔尔茨在推进这起收购交易的过程中,一直受到绿党出身的德国外长贝尔伯克和经济部长哈贝尔等鹰派政客的阻拦,最终不得不采取妥协的方式,换取那些鹰派政客允许。为此,中企收购该集装箱股权从原定的35%,被削减到24%,失去了“一票否决权”。

朔尔茨政府因拒绝为北溪-2天然气管道颁发运营许可,被德国网民大骂“脑残政府”。现在看来,朔尔茨似乎是被冤枉的。在德国政府内部三驾马车奔跑方向不同的情况下,朔尔茨虽说身为德国的掌舵人,但想要凭借一己之力去推行那些利国利民政策,例如中企对德企股权的收购等,往往需要做出某些妥协。

当然,反过来说,有了朔尔茨这样坚持务实外交路线的总理,则可以对贝尔伯克和哈贝尔这类鹰派政客形成很大的牵制作用。至少,他们附和美国对华脱钩企图无法得逞。在西方畸形政治氛围环境下,这对继续维持中德合作关系是至关重要的。

德国承受不起与中国脱钩的代价,这一点早就是举世皆知的事实。之前有英国学者警告过柏林当局,“德国与中国脱钩,所要承受的代价,将有可能是英国脱欧所付出代价的6倍”。朔尔茨显然听懂了,所以近期一直积极推动中德两国在经贸和投资领域上的合作。

在美国单边保护主义政策不断给欧洲造成伤害之际,中国被一些欧洲媒体视为“大救星”。也难怪,巩固和深化与中国在经贸和投资等领域的合作,对欧洲避免经济衰退和减缓通胀危机来说,能够起到关键性作用。所以,在朔尔茨访华之后,法国总统马克龙也宣称近期将对中国进行访问。

德国某些鹰派政客企图破坏中德合作关系,但他们的极端行为仅代表德国极少数的反华势力,无法代表德国企业和民众的意愿。据环球网报道,在上海进博会现场,很多德企当场签署协议,彰显与中国合作的决心。有德企高管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大量德企看好中国,都在用手里的真金白银为中国投下信任票。包括西门子在内的8名德国跨国巨头在《法兰克福汇报》上联名发表文章称,“退出中国将会斩断我们的机会。因为,继续利用中国的增长势能来推动刺激和加强欧洲经济,这才最符合德国的利益。”

就当下中德商业合作发展趋势来看,德国政府搅黄中企收购德企的交易,应该只是两国合作主旋律中偶尔的出现的不和谐噪音。在中国逐渐坐上主导世界经济发展“驾驶座”之际,任何试图寻求对华脱钩的政客,遭到各国企业和民众唾骂,就是他们最终的下场。


德国政府否决中企芯片收购案,美亲政客成元凶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