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对于父母同子女的关系,任正非看得最透彻!大爱不爱,大情无情

2021-09-19 10:54 作者:老方说  | 我要投稿


在大家的习惯认知里,父母同孩子的关系应该是亲密的,中国传统文化中也以几世同堂为荣光。

我们看社会上,经常是父母离不开孩子,想要跟孩子住一起,或是孩子离不开父母,哪怕是成立家庭后,也要跟父母同住。

这样按说是亲情浓厚,是好的,但实际上,关系越是亲厚,弊端可能就越大。

所谓慈母多败儿,就是这样的道理。

对于父母同子女之间,爱有大爱、小爱之分,情有大情、小情之别,这点我们可以从任正非和孟晚舟说起。

父母当然是疼爱孩子的,对于孟晚舟的遭遇,任正非是很心态的,但他没有因此情绪化,相反,他的反应非常克制和理智。

“我觉得儿女最重要的是他们翅膀要硬,他们要自由去飞翔,这是父母的期望。”

任正非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表示,他对儿女的期望是让他们自立自强:

父母并不期望儿女来照顾父母,这个不是我们的期望,所以他们飞得越高,他们跟我们的差距就越大,代沟就越多。他们愿意跟我们沟通就沟通,不愿意沟通我们就不沟通。

这就是大爱不爱,大情无情。

把子女拘束在自己面前,在关心、爱护他们的同时,也束缚了他们的成长。比如一些“妈宝男”就是这样。

任正非看得最透彻,父母对子女真正的好,必须是该放手就放手,不能因为自己的情感需要就把家变成牢笼,耽误了儿女的前途。

要知道,儿女终究是要自己去飞翔的,你没有办法一直陪着他们,保护他们。

另外,父母有养育儿女的责任,但父母不能指望儿女的赡养……你说是吧。

只要儿女自由飞翔,飞得高,父母的心愿就满足了。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这就是子女对父母最好的慰藉。

随着子女同父母之间的差距拉大,彼此的不理解越多,代沟越大,这都是正常的。我们应该理性看待这种差距,甚至是乐于如此。

因为这意味着子女超越父母太多了。

作为父母,应该是尽可能地提升自己的认知,去理解子女,由此来跟随这个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

如果子女的认知和行为一直停留在父母的习惯范围内,那这个世界就没有希望了。

比如旧时代一大家子围在一起吃饭,而现在是小家庭过自己的小日子,这就是时代的进步。亲情是好的,但不能因此就应该让一家人都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

任正非小时候家境不好,他兄妹七人,加上父母共九人,经常是吃饭穿衣都成问题。在父母的操持下,全家人节衣缩食,任正非才考上了大学。

后来任正非创办华为,公司已经发展很大了,他母亲还为任正非存了几万块钱,预备他万一急用钱时候没有钱用……父母就是这样,一辈子为儿女奉献,从没指望过儿女的报答。

创业维艰,因为工作繁忙,压力大,任正非作为父亲的角色是长期缺位的,这也养成了孟晚舟独立、坚强的性格。

“没有伤痕累累,哪来皮糙肉厚,英雄自古多磨难”,任正非认为,子女的成长太顺利了,不一定是好事。磨难对孟晚舟来说是巨大的财富,“经过这些困难,有利于让她意志更加坚强,成长更加有利。”

任正非说孟晚舟就像是二战时期的那架伊尔2飞机,孟晚舟将来有可能会当英雄。如金一南所说,任正非和孟晚舟是新时代的英雄父女。

虽然如此,还是希望这对历经磨难的父女能够早日团圆。


对于父母同子女的关系,任正非看得最透彻!大爱不爱,大情无情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