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你还是需要一个U盘

其实这个标题我之前也问过自己,而且在自己全面转入苹果的生态之后,感觉U盘是越来越没有必要购入了,更何况还是USB-A接口的。 但是人生有时候就是这么奇妙,今天无意间看到雷克沙官方视频号推送的3月3日即将上映的电影《断网》,除了吸引我的三大影帝之外,最引起我兴趣的就是这个雷克沙的M900闪存盘了。

编辑切换为居中
至于我为何会关注雷克沙的官方视频号,主要还是因为我是雷克沙5年多的忠实老用户。远的不说,自从我5年前开始转战微单,雷克沙的卡就一直陪伴我的左右。

编辑切换为居中
也许在很多人,特别是摄影师眼中或者数码爱好者的圈子里,雷克沙的话题热度好像要远高于它的产品。但是我在这么多年的高强度工作中,雷克沙的储存设备从来没有给我掉过一次链子,无论是SD卡,CF还是如今的CFB,包括硬盘。 所以我对雷克沙这个牌子的印象特别好,我以前也说过,我没有什么品牌粉的概念,谁家的东西好用、可靠我就用谁的。你们爱说啥是啥,我自己的体验只有我知道。 所以这次也算是对雷克沙品牌的信赖也好,是对这电影的期待也罢。反正我是第一时间就下单入手了。

编辑切换为居中

编辑切换为居中
包装亦如是雷克沙的一贯风格,也是我比较偏爱的黑金色(顺带说一句,雷克沙产品的颜值我个人感觉是在同类型产品中最nice的)。 正面是产品的型号和关键信息,背面是相关的认证和一系列说明,还预装了安全加密软件,算是对初次接触雷克沙产品的小伙伴一个额外的福利,贴心。

编辑切换为居中

编辑切换为居中
USB3.1的接口,最高400MB/S的读取速度在当下来说,的确不是太够亮眼,但是对于平时拷贝数据和中转素材资料个人感觉是绰绰有余。

编辑切换为居中

编辑切换为居中

编辑切换为居中
整个闪存盘采用的磨砂枪灰色的金属和亮面黑色的塑料的拼色设计,整体非常的沉稳大气且不失科技感,而且我感觉这几年雷克沙把这种我深爱的偏暗黑系配色设计发挥到了极致,真的是非常耐看。就是这个亮面黑真的是个指纹收集器,我就拿出来放好你就能看到上面很明显有指纹痕迹了,逼死强迫症。

编辑切换为居中
背部是一个圆弧的设计,这样持握的时候会极大的降低硌手感,也更加适合不同大小手型的人群去使用(但是背部给了挂绳孔没有给挂绳是什么情况?)。

编辑切换为居中
接口采用推拉式的隐藏设计,可以更加有效的保护你的数据接口在频繁插拔和收纳的过程中意外损坏的概率。同时推出的时候雷克沙给M900设计了锁止结构,能有效的避免日常多次使用之后接口松动导致的数据传输损坏和接触不良情况的出现。

编辑切换为居中

编辑切换为居中

编辑切换为居中
说一千道一万,外观颜值再高,设计再用心,我们还是得来看看它的实际表现到底如何。因为我是全系列苹果产品,所以只能通过贝尔金的拓展坞的USB3.1接口进行测试。如果这样转接之后它的读取速度也能接近标称值的话,那你直接接到电脑的USB3.1接口上,效果应该会更好。

编辑切换为居中

编辑切换为居中
同时科普一个小知识给新手小伙伴,就是如果你有Mac和Windows双系统,而且经常需要相互之间拷贝和传输数据。那么我建议你将M900的格式转化成ExFAT,这是兼容两个系统最可靠的外置储存格式。

编辑切换为居中

编辑切换为居中
经过AmorphousDiskMark的几轮测试,我们很直观的可以看到,雷克沙的M900闪存盘在通过拓展坞转接的情况下,读取速度依然可以来到最高387MB/S,可以说是非常的接近理论数值了,这个表现我个人感觉是相当的可以了。

编辑切换为居中

编辑切换为居中
理论跑完,那实测也不能落下。我这里就用个14.59GB的视频照片混合文件夹来做一个简单的测试(这也是我模拟我日常工作状态下会频繁读写数据的一个状态)。 我们可以看到拷贝完这一整个文件夹的时间仅需要3分钟,那对于一款并不支持雷电口的外置存储设备来说,已经算是非常的OK了。
编辑切换为居中
并且我在测试的时候还发现雷克沙的这款M900在退卡的时候反应相当快,说明它的主控和缓存也是相当可以的存在。 最后我想简单说一下为何在2023年我还要如此大费周章来分享一款看似有点落伍的外置存储设备。
编辑切换为居中
其实这个还是跟你实际工作或者使用情况是密不可分的,因为我曾经也一度认为我既然都是苹果系统了,我不可能在回头去用USB-A的东西。 但事实是在很多的时候,你不需要,你的客户或者说你的对方需要。因为不是所有的客户或者场所都是苹果系统。在国内,Windows和PC还是主流,大部分公司数据交接传输还是习惯于USB-A口。 一个存在的事物势必有它存在的理由和价值,我们不用去质疑它,因为总有需要它的地方。我们要做的就是不是听别人说用什么,而是自己用过才知道选什么是适合你自己的。 OK,以上就是本期的好物分享,我是阿凯,我们下期再见,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