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07中指看报:年轻干部要起而行之勇挑重担
中指提示:目前申论考察价值观类主题逐渐深化,最开始国考、苏考是考察青年人价值观,后来沪考、苏考及个别省考考察年轻公务员、党员、年轻干部价值观。所以大家在弄明白xx对青年人要求的基础上,也要涉猎一些xx对年轻干部的要求。
这篇文章是对年轻干部锤炼七种能力的形象化解读。“七种能力”是笔试、面试很好的出题点。最近江苏省考专门考到,个别地方的遴选面试也专门拿来出题,大家要重视。
此文内容通俗易懂,词语生动鲜活,适合大家弄懂记住。同时可以自行延伸思考、收集七种能力的重要性和具体锤炼路径。
年轻干部要起而行之勇挑重担
王清华《 人民日报 》( 2020年12月04日 第 05 版)
面对复杂形势和艰巨任务,领导干部要勇于直面问题,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断解决问题、破解难题。他指出,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提高政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改革攻坚能力、应急处突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抓落实能力。
守牢政治品质“第一关”。在干部干好工作所需的各种能力中,政治能力是第一位的。只要对党和人民有利的事,坚决去做;对党和人民不利的事,坚决不做。有了过硬的政治能力,才能做到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不畏浮云遮望眼、乱云飞渡仍从容。(政治能力在7种能力中居首,对党员干部来说是生命线,是一切工作的前提和根本,以年轻干部(党员干部)为视角的申论文章写作记得把这一点在开头部分或第一个分论点中提出来。普通青年视角,则可以联系意识形态(思想政治)工作补充拓展。)
练就调查研究“基本功”。我们党一直十分重视调查研究,这是科学决策的前提。年轻干部没有调查研究,就不能从实践中发掘出真知灼见来。要沉下去,多走基层一线、多找关联主体、多听原汁原味,解剖麻雀挖原因、比较分析提对策、转化成果促运用、跟踪评估问效果,真正发挥调查研究在科学决策中的重要作用。(生动鲜活的用语值得积累。历任领导人都非常重视调查研究,江苏遴选也专门考过调查研究相关的文章写作。本篇调查研究的基本途径值得体会,也可以结合扎根一线、真抓实干相关角度扩充转化。)
握稳科学决策“方向盘”。科学决策要有战略眼光,要看得远、想得深。年轻干部提升科学决策能力,要关注大局大势,对国之大者心中有数;精研业务,弄清思路方法在哪里;熟悉基层情况,弄清落脚点在哪里。让决策经得起现实考验、历史检验,就必须既闭门研策,又开门问策;既全面权衡,又深度分析;既解决眼前问题,又着眼长远发展。(这部分内容更多的是对领导干部的要求,大家使用时要注意身份。科学决策的几个抓手:大局、业务、基层;几个排比句超有气势。)
抡起改革攻坚“开山斧”。当前,推进改革的复杂程度、敏感程度、艰巨程度前所未有,年轻干部要有改革攻坚的勇气,抡好“开山斧”,保持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刚健勇毅。面对改革发展问题时,只有敢冲敢闯,啃下“硬骨头”,才能把各项事业不断向前推进。(非常适合青年人、年轻干部相关作文中使用。“冲”和“闯”可以从勇于担当、创新工作理念、方式等等方面思考。)
下好应急处突“先手棋”。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领导干部要有如履薄冰的谨慎、见叶知秋的敏锐。年轻干部提升应急处突能力,既要注重平时的训练备战,又要注重战时的临场发挥。(可以结合具体情境思考,如新冠肺炎疫情、防灾抗洪等等。注意对领导干部和年轻干部不同层别的要求。)
增进为民服务“鱼水情”。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年轻干部要把群众情怀视为最大的情怀,多与群众坐到一条板凳上说家常话、说知心话;把群众事当天大的事,多为群众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把群众满意当作自己的最大追求,帮助群众实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真心服务群众的干部,才是群众的贴心人。(这部分内容适用性比较广,为民情怀、以人民为中心,内容比较平实自然,很好套用)
当好狠抓落实“实干家”。好思路、好政策确定后,关键在于落实。能否抓落实,是衡量一个干部作风、能力、水平的重要标志。年轻干部要争当“实干家”,鼓足真抓的实劲、善抓的巧劲、常抓的韧劲,咬定青山不放松,在件件落实、事事见效中受益成长。(积累论述实干的角度。实、巧、韧,三个抓落实的途径。)
我们正处在大有可为的新时代,年轻干部要起而行之、勇挑重担。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经风雨、见世面,真刀真枪锤炼能力,年轻干部一定能展现作为、不辱使命。
(作者为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委书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