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这一天请爱你自己!
五月的“爱”有点满。
但,520、521“我爱你”都过了,525“我爱我”怎能不过!
故事的开始是这样的:为引导大学生关注自身的心理健康,2000年,“5.25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节”在北京师范大学拉开帷幕,健康节取“5.25”的谐音“我爱我”,意为关爱自我的心理成长和健康,活动的主题是大学生人际交往和互助问题,口号为“我爱我——走出心灵的孤岛”。 此后(2004年),教育部,团中央,全国学联办公室向全国大学生发出倡议,把每年的5月25日确定为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日。

“5.25”是“我爱我”的谐音,对此,发起人的解释是:爱自己才能更好地爱他人。心理健康的第一条标准就是认识自我,接纳自我,能体验到自己存在的价值,乐观自信,这样的人才能用信任、友爱、宽容、尊重的态度与人相处,能分享、接受、给予爱和友谊,能与他人同心协力。

为什么是大学生?
大学,对于一些人来说,是美好的、是想重来一遍的;而对一些人来说,是“噩梦”!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开始(大一)是刚刚结束高考,脱离父母的庇护去到一个新的甚至陌生的城市,他们的结束面临着论文和步入社会的双重压力。
那时的他们未经世事,内心充满对未来的憧憬、期待,可谓是横冲直撞、毫不畏惧。他们放肆自由,却很难承担放肆之后产生的后果。遇到事情的他们不知道该如何解决,面对压力的他们不知道如何处理,就会存在很多心理问题,而他们对心理健康的概念很模糊,甚至是误解,不到药物治疗的程度,就不会承认自己存在心理障碍,而如果真的到了那一步,局势就很严峻了。
因此,“心理健康日”活动就是要提倡大学生关爱自己,关爱生命,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和心灵成长,提高自身心理素质,进而关爱别人,关爱社会。

难道只有大学生?
我们生活在一个忙碌的、快节奏的世界里,随着时间的流逝,年龄的增长,我们少了少时的无谓,多的是小心翼翼。有没有发现,反而是越长大越胆小。但又不太对,这不是胆小,是压力。
我们虽然没有大学时代的“跨社会”压力,但却是不得不“小心翼翼”的压力。
我们不敢哭,我们不能倒,我们带上面具,我们假装出发……
我们拥有调节压力的能力,但一部分还是在坚持“假装调节”,不是所谓的“憋住,你能赢”、“你看我,哪有什么事情”……就是自我调节,我们只是在自我欺骗。
所以,心理健康,不再只是大学生的“作业”,是在提醒每一个人“关爱自己,关爱生命,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和心灵成长,提高自身心理素质,进而关爱别人,关爱社会。”

请自信的接受别人的夸奖;

请开心的玩会游戏;

请舒适的享受美食;

在嗨团,处处都是爱,但最重要的你的爱,记得也要分给自己一部分!
5月25日,525我爱我,这一天请好好爱自己,但又不止这一天!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