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对逆水寒手游心境任务[雪泥鸿爪]的意见
不足之处,欢迎讨论指正。 主线中的苏轼,《定风波》表达了豁达,循循善诱中蕴含着人生大智慧。 [雪泥鸿爪]上篇主要借苏轼及他的好友介绍了一些宋代美食、文人雅趣(点茶)诗谜、文戏六君子展现了苏老的才华,赠扇体现了苏老的古道热肠。 至此,故事情节较少,不作具体分析。 下面就任务下篇提出我的几点意见:
1.故事切入点:曾经受惠的歌姬寻找故人
这不是和[当时明月在]晏几道和小莲的故事极其相似吗? 晏几道寻找小莲,小莲离开不相见。 李琪寻找苏轼,苏轼离开不相见。 情节重复,写法安排上还不及[当时明月在] [当时明月在]主角主要追随莲姨视角,从小人物入手,我作为一个普通人也参与到了晏几道的生活 [雪泥鸿爪]主角早与苏轼结识,李琪只是半路出现,成了解开孤山老人身份的工具人。 不是说不能写她,但是明明有更好的选择,何必重复为之,照你这样,给歌姬写过诗词的文人都这样写就行了?
2.主题表达:可能是想表现苏轼豁达洒脱的人生态度吧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和子由渑池怀旧》)
可是你也没有具体介绍苏轼的生平故事啊,只有零零散散的一些信息证明他是苏轼。 然后强硬地告诉你,苏老已经不在乎不计较人生往事了,他豁达得很,随遇而安,归隐而去,我个人认为是十分突兀的。
3.历史现实:
不可否认,苏轼受到儒释道三家思想的影响都很大,但我个人认为他仍偏向入世的儒家,假死归隐的设想太过于理想。 苏轼自然是希望归隐的(《和陶归园田居》) 但他为什么不归隐呢?是因为他不能吗? 我认为是他更希望为民付出,造福百姓。 儒家精神让他甘愿身处官场, 佛道思想让他于官场中成稳从容
4.评论区的讨论:
对于不能乱翻别人家:苏老离开很久了(积灰,菜枯)我们是去找线索的 对于不能未经允许住下:苏老明显不会回来了,婆婆是留下来打扫修葺。以苏老豁达之心,也愿意看到归庐能为有需要之人遮风挡雨,无非一笑而过。
5.最后的建议:
如果你要写苏轼 你可以写他年少名动京师,乌台诗案九死一生,一贬再贬仍淡然处之的波澜人生,详写黄州突围前后的心境转变 (最符合心境这个主题) 你可以写他自觉人生只如鸿爪浅印,但杭州百姓永念治理功绩(苏堤) 你可以写他与弟弟苏辙的深情厚谊 你可以写他与王安石政见不同却又惺惺相惜 你可以写他与妻妾王弗(十年生死两茫茫)王闰之、王朝云(杭州相遇、惟有朝云能识我) 你甚至还可以写他和李清照battle (苏轼不拘格律,李清照强调格律,认为苏轼的词音律不通) (苏词豪放,李词婉约) (苏乌台诗案,李南渡,可作为伏笔照应) 时间线不是问题,回忆(多个任务故事都已用到)他人或后人的侧面评价
总结:
虽然这个任务剧情和端游是一致的,但我觉得对于苏轼来说并不算上佳,希望贵游能够对剧情高质量要求,精益求精。
当然,不要像主线一样乱删乱改。
贴几张证明孤山老人是苏轼的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