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老码恒久远,一支永流传?

2022-09-29 16:42 作者:黑马聊乒乓  | 我要投稿

01


怀念木头的芬芳。

那一晚,I feel sick。这个英语短句读出来,就很贴切。我觉得恶心。打了那几块板子后,这就是我的真实感受。同样是Vis的结构,与蝴蝶Vis的区别简直就是合板与实木之分。也不是说它们没有一点球质,但你指尖流淌出来的那种触感就很不舒服,没有原来木头的味道。

同样的阿尤斯大芯,有的难得找到几个气孔。

有些人怀念亚萨卡的木屋,喜欢斯帝卡那些古色古香的硬木,不是没有理由的。这么想来,炒作老码Vis,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它们有木头的感觉。


我于是偷拍下朋友的单桧特注(千元悟大师之作)。

图片


02


老,即是好。

人们不会谈及梁靖崑的绿豆Vis,而只会念叨陈梦的P码、王楚钦的圆标。因为后者更符合炒作。但倘若撇开炒作,或者说炒作背后有什么“背书”的话,那就是:老码确实更硬实,“硬实”在很多时候代表着清脆的击球声以及厚重的质感。

老码的硬实,除了更粗的纤维,也有这样的缘由:经过岁月洗礼,木头油脂的沉淀,木头在发黄,手感也确实会变硬(如果没开封的话)。

图片

另一种关于“老即是好”的理解是:它们时常也非全新,不过是因为被打了一段时间,硬的被打透了(甚至打酥了),所以显得这样的老Vis很吃球。上次我在一个大球馆打,对方球友轰过来的爆冲实在威猛,他告诉我两支老码Vis多好打。我看了看,以为:它们不过提供了更软的吃球感,更大功劳在于灌油了的狂飚,因为那两支板子,都听得出里面已经被打裂,丝丝作响。

吃球不该是老Vis的本来面貌,因为它们的本质是硬实。硬而不够弹。更适合高弹、通透的外套。


03


世界上不可能有两片完全一样的叶子。

某国手因为要找两片几乎一样的叶子,同码同批次的相邻编号,花了三倍价钱购买(对比市场Vis的价格)。过后来找我算账,说是我的文章中提到这个码好打,于是价格水涨船高,我······

然而,无论新码或者老码,同一编码之中,差距其实蛮大。有好打的,也有难打的。简直考验我们与木头的缘分。

但你发现没,蝴蝶的特注和限量就往往比较一致的好打。一方面是做工更稳定,比如厚度的平整性就更好。看了很多支波尔70和张继科70,板面各个点的厚度相差0.03mm。但随便一支市场版,就可能相差0.05mm以上。当然,一些小品牌更夸张,相差可能0.2mm上下。

图片

另一方面是一致性相对好些。即便是吉村真晴限量,看过85-93克的差别,但到底是同一批的木头,纵使软硬程度有别,但基本味道不变。我于是明白了张怡宁当时的挑板哲学。蝴蝶送来的板子,她挑了几支,感觉好,全部留下。感觉不好,一整批全部不要。


04


那些喜欢老码Vis的,有的也不是为了炒作,就跟喜欢原木家具一个道理吧。或怀念原来纯粹的味道,或,在瞬息万变的现代生活,总是要觅得一阴凉处:这里,微风徐徐,有历史的气息、旧时光的记忆;有坚守,有执着,亦有纯真。


老码恒久远,一支永流传?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